雍陶《经杜甫旧宅》阅读答案
雍陶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注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晚唐诗人,工于词赋。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开门见山,诗人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之生活,由景及人,为下文写景抒情做了铺垫。
B.颔联对仗工整,诗人感慨只念旧宅,不闻新诗,“旧宅”“新诗”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诸多感慨。
C.颈联中“尽”“迟”用词极其精妙,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对鸥鸟无情、马步迟缓的恼恨之情。
D.本诗借多种景物描绘出了杜甫旧宅荒凉人迹罕至,缺少生机,情景交融,欲扬先抑,诗人情感一波三折。
E.尾联语奇而意深,“山月”本就无知,诗人寓情于无情之物,又故嗔其无情,拟人手法背后饱含深沉的感慨。
2.这首七言律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C、D解析:C鉴赏“尽”“迟”两个词语。说它们表现了“鸥鸟无情”“马步迟缓”, “恼怒”理解有误。作者用这两个词主要是写旧宅内外的荒废,感慨人事既变,景物亦非;D主要分析这首诗情感及抒情的手法,说这首诗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错;感情上也没有一波三折。
2.①对杜甫的思念、崇敬之情。诗人看到杜甫旧宅花儿盛开,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杜甫在蜀地的时光,自然流露出对杜甫的思念与崇敬。(2分)②对读不到杜甫新诗的遗憾之情。游浣花草堂看到现今只存旧宅,杜甫其人已故,再也不能有新诗流传于世的遗憾之情。(2分)③ 借山月表达了人事变迁的感慨。杜甫旧宅周围荒凉一片,诗人借山月不知人事变迁,夜来依旧照旧宅,复与谁期,抒发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2分)
二
(1)简要赏析颈联中“尽”“迟”两字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尽,消失不见;迟:缓慢。泥沙毁坏了水边的栏杆,飞翔的鸥鸟不见踪迹;树干倾斜压在村桥上,以致车马行走缓慢。“尽”“迟”两字用词精妙,十分形象地描写出杜甫旧宅荒废破败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怅惘之情。
(2)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对世上不再有杜甫新诗的遗憾之情;看到荒败的杜甫旧宅的怅惘之情;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简析
这是唐朝诗人雍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叙写了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之生活与创作,因叹而今只见旧宅,不闻新诗,以为诗坛之不幸也的感叹。颈联复写旧宅内外之荒废,嗟人事既变,景物亦非。结句故嗔山月之无知,夜来依旧照旧宅,甫既已故,复与谁期!怪无知之山月之无知,盖拟其有知而未尝有知,语奇而意深。
-
作者: 魏惠明张淑敏 【原诗】:山桃红花满上头(1),
-
画舸、荡桨,随浪箭、隔岸虹。□荷占断秋容。疑水仙游泳,向别浦相逢。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罗袜凌波成旧恨,有谁更赋惊鸿。想媚魂香信,算密锁瑶宫。游人漫劳倦□,奈何不逐东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朋友之间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古诗,关于朋友的古诗词,表达朋友之间友情的诗句。《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又称《还冤记》,或《还冤志》。志怪小说。据《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卷,颜之推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同。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北齐还冤记》二卷,颜之推撰。今本一卷。约成书于隋初
-
本篇是作者读《李文公集》后写的一篇书后,李文公即李翱,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书后”是一种文体,近似于跋,但形式和内容更加自由。
-
遥知好睡紫微郎,枕簟消薰绿蕙芳。五色诏成人不到,万年风动阁生凉。平时下直归宜早,陋巷相过意未忘。杨子不烦多载酒,主人犹可具黄粱。
-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题解宣宗大中五年(851年)秋,李商隐接受西川节度使柳仲郢
-
【4253】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牟钟鉴著,人民出版社,58万字,2018年5月第1版,108元)8章:[1]总论;[2]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儒道关系史;
-
我是山东人,在南方求学的四年生涯中,那年暑假的经历是我一生中最珍贵和难忘的。学校在赣南,离家乡有上千公里。当时家里穷,每年的寒暑季
-
名言: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注释: 弗: 不。措: 放弃, 荒废。 句意: 除非不学习, 要学习就要求彻底领会, 如果仍未领会明白, 就不罢休。 出处: 《礼记·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