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首诗当是傅若金出使安南回到衡湘驿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在驿站见到的春天景色,表现了渐近故乡时的喜悦情怀,诗风简洁洗练,清新明快。在元代,为了加强统治,驿站建立相当完备,全国有一千五百多处,为往来的官员、军队提供居住、饮食和转运的便利。衡湘驿就是其中之一,在湖南衡阳附近,是从中原通往广州、安南的要冲,...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好被贾宝玉翻见,将这组诗题为《五美吟》。《五美吟·明妃》就是其...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借萤火以纪侯耳,非专咏萤火也。”此诗前六句都在写萤火虫,末二句突然说到“发愁”,还叹息不知道明年能否回到故乡,显得有些突兀。况且这里的萤火虫看起来生动活泼,不像晚秋时的样子,也无法作春生秋死之叹。王嗣奭指出:“本意全在末二,借萤发端,正诗之兴也”。但未能说明为什么借“萤”发兴。其实,此...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题为《咏史》,实则伤时,感慨当时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他们或依附权门,窃踞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结句才接触史事,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深刻而又辛辣地把对“...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照理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诗人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家人垂钓时兴致勃勃,其乐融融的生活场面。读来令人感到温馨有趣。...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写登山所见。词人眼中,有环绕“孤城”的“长淮”逝水,以及岸边的迷离衰草。“故都”与“依然”,表现出一种时空变换的沧桑感。“迷”与“孤”二字,则渲染了一种迷蒙、苍茫的历史厚重感,营造出怀古的感情基调。...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首先说一下,词题中的“怀古”。从全词内容看,实在没有多少“怀古”成份。写孔、孟之事是在运用典故,擫笛宫墙是借喻,都是一点即可,没有就古人之故事作深入阐述。而其余部分则都是在写自己,说当世,以“伤今”则更为妥当。大概是因为“伤今”不便明说...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曹璩的。从诗题“送曹璩归越中旧隐”上看,曹璩是“越中人”,在越中原有隐居地,具体地说是在会稽。刘禹锡出生在浙江嘉兴,直到20岁之前去长安。曹璩和刘禹锡,或许原本就认识,“少逢知己忆吾庐”一句已经隐括了这次是难得的他乡遇...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战城南》原为汉乐府中的一首诗,是诅咒战争、哀悼阵亡士卒的民歌。《乐府古题要解》解释说:“《战城南》,其辞大略言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得葬,为乌鸟所食。愿为忠臣,朝出攻战而暮不得归也。”后人因取篇中首名为题进行仿作,唐代卢照邻、李白等人均有此作。元代诗人宋无的这首诗也是属于这类题材的仿作。诚如《乐府...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曾巩于1071年(熙宁四年)由越州通判改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到任后曾改善邑政,“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未期,囹圄多空,而枹鼓几息,岁又连熟,州以无事。”(曾巩《齐州杂诗序》)因而得以悠游湖山,赋诗娱情。王士祯说:“曾子固曾通判吾州,爱其山水,赋咏最多,……而于西湖尤惓惓焉...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诗前六句写近景,后两句写远景并点题,远近动静,浑然一体,仿佛丹青妙手,寥寥数笔,点染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绝妙的秋江晚景图。开首二句,先从渡头附近写起:日落之时,牛羊成群结队地归来;渡口催渡的鼓已经敲响,提醒人们不要耽搁搭渡。这里诗人视角的基点,应该是渡头附近的岸边。开头“日落”二字点明晚暮之时,给整个画...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燕歌行》是古乐府平调曲名,燕地自古为北方边疆,征戍不绝,故该调多写征人思妇离别之情,现存最早的曹丕的《燕歌行》以及唐代高适的《燕歌行》皆如此。刘因此诗虽沿用乐府古题,但内容上却不是写离别,而是借燕地怀古发伤时忧乱之思;形式上亦不沿用七言旧制而改用五言。战国时的燕国下都在今河北易县,诗人在一次岁暮时...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在作者家乡湖州飞英寺中有塔名飞英塔,高大巍峨。南接府治,北眺太湖,为湖州胜景之一。历来名人来游,题诗甚多。苏轼曾有诗云:“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本篇即为作者登临览胜的纪游之作。其摹写太湖风光,笔力高绝。而由太湖波涛之险联想到人生的艰险,世事的倾危,隐居避祸,苟全性命于乱...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是诗人被俘后路过建康(今南京)所作。前六句主要写了建康的历史地位、变化以及人民的不幸。最后两句对月抒怀,表达祖国河山为外敌所占的无奈和沉痛。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点明建康地位的诗句,很有王勃《滕王阁序》的开头:“豫章故...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诗中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古诗中咏梅之作屡见不鲜,自北宋林逋称道梅花的“暗香”以来,诗人们更是常常笔底流香,盛赞梅花。林古度的这首《吉祥寺古梅》,也是众多“梅花颂”中的一篇,表现了作者对梅花清冷香气的由哀赞叹。
开头两句用“赋”的写法,总说古梅概貌并自己初...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项鸿祚被人称为“别有怀抱者”,其词往往一波三折,“辞婉而情伤”。此词上片先写杏放燕飞,春光大好,继以“偏是”转至“风凄雨凉”;下片写柳飘桃小,独自思量,继以“刚待”折入“箫声过墙”;委婉曲折,乍断又继。末三句意与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作于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几十万精锐全军覆没,鞑靼大军压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在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劝皇上放弃国都,南下迁都南京,以躲避鞑靼大军的刀锋,在一片迁都声中,于谦力排众议,极力要求坚守北京,坚决打击鞑靼大军。这首诗用...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在揭傒斯早年的汉、湘之游中,武昌是他居留最久、印象最深的城市。诗的首联,只交代了梦中来到黄鹤楼、鹦鹉洲这二处昔日游历之地,连用二地名,毫不修饰,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用浑厚的笔法,把景物浑然推出(还有意无意地带了一个“浑”字),这正是诗人...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题为杨花,作者哀杨花,亦是自哀。白絮随风东西,漫无依托,常使人想起飘忽不定的人生。作者从杨花联想到自己,字里行间,隐约流露出内心的感慨。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采用了咏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俗、贞洁不渝的品格。
第一、二两句是对竹子的描写。写官舍北窗边数百竿辣立的竹子不知是谁种下的,但如今伴诗人苦吟非常相称。点出“官舍竹”,即为“闲官”...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写春怨。上片写景。春波软荡,碧水红楼。下片写人因别离而消瘦。情思缠绵,温柔含蓄。全词轻柔俊雅,别样风流。...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