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古诗词(形容崂山的诗词有哪些)
1.形容崂山的诗词有哪些
1、西江月·崂山太清宫
清·蒲松龄
独坐松林深处,遥望夕阳归舟。
激浪阵阵打滩头,惊醉烟波钓叟。
苍松遮蔽古洞,白云霭岫山幽。
逍遥竹毫拿在手,描写幻变苍狗。
2、游崂山
当代·柳亚子
海上神仙事渺茫,崂山金碧尽辉煌。
燕齐迂怪君休诮,谡谡松风夹道凉。
3、游崂山
当代·贺敬之
黄山尽美恐非真,山川各异似才人。
崂山逊君云如海,君无崂山海上云。
4、入觐回崂山(一)
唐·刘若拙
东来海上访道玄,幸遇一见有仙缘。
宋祖天子丹书诏,奉命敕修道宫院。
5、入觐回崂山(二)
唐·刘若拙
海角天涯名景胜,秦皇汉武屡敕封。
古来游仙知多少,元君老子初相逢。
2.赞美“崂山”的诗句有哪些
1、登崂山——明代邵贤
坤轴危分镇巨鳌,山如排戟战方鏖。
钟鼓镗塔东西院,丹碧参差大小崂。
译文:大地的地轴高高地分开,山峰矗立,挺立不动,崂山陡峭险峻,参差林立,如排列的戟戈鏖战如酣。寺院错落,钟鼓齐鸣,乐音回荡在东西道院,大小崂山参差耸立的丹崖被繁茂的碧树所装点。
2、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唐代李白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译文:我之前去东边的海上,在崂山上大张着嘴,做咀嚼紫霞状,反而增添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好像亲眼看见安期公,吃的枣子大得像瓜。
3、西江月·崂山太清宫——清代蒲松龄
独坐松林深处,遥望夕阳归舟。
激浪阵阵打滩头,惊醉烟波钓叟。
苍松遮蔽古洞,白云霭岫山幽。
译文:独自坐在松树林的深处,遥远的看着夕阳下归来的小船。汹涌急剧的波浪一阵阵地拍打在岸边的沙滩上,惊扰到沉醉于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上的钓翁。四季常青的松柏遮挡了古洞,云雾缭绕的山峰,山境幽静。
扩展资料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
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
崂山是道教名山。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巫师在崂山餐霞修炼,唐、宋两代崂山道教肇兴,元、明两代达到鼎盛,至清代不衰。
崂山道教由于王重阳所创全真派的入统,开创了全新的局面。全真道北七真涉足崂山,邱处机三次来崂山说法阐教,影响深远。嗣后,北七真在崂山各创宗派,争建道观,至明代达到鼎盛时期,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崂山
3.有关崂山的诗句
1、登崂山——明代邵贤坤轴危分镇巨鳌,山如排戟战方鏖。
钟鼓镗塔东西院,丹碧参差大小崂。译文:大地的地轴高高地分开,山峰矗立,挺立不动,崂山陡峭险峻,参差林立,如排列的戟戈鏖战如酣。
寺院错落,钟鼓齐鸣,乐音回荡在东西道院,大小崂山参差耸立的丹崖被繁茂的碧树所装点。2、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唐代李白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译文:我之前去东边的海上,在崂山上大张着嘴,做咀嚼紫霞状,反而增添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好像亲眼看见安期公,吃的枣子大得像瓜。3、西江月·崂山太清宫——清代蒲松龄独坐松林深处,遥望夕阳归舟。
激浪阵阵打滩头,惊醉烟波钓叟。苍松遮蔽古洞,白云霭岫山幽。
译文:独自坐在松树林的深处,遥远的看着夕阳下归来的小船。汹涌急剧的波浪一阵阵地拍打在岸边的沙滩上,惊扰到沉醉于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上的钓翁。
四季常青的松柏遮挡了古洞,云雾缭绕的山峰,山境幽静。扩展资料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
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
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
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
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
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崂山是道教名山。
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巫师在崂山餐霞修炼,唐、宋两代崂山道教肇兴,元、明两代达到鼎盛,至清代不衰。崂山道教由于王重阳所创全真派的入统,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全真道北七真涉足崂山,邱处机三次来崂山说法阐教,影响深远。嗣后,北七真在崂山各创宗派,争建道观,至明代达到鼎盛时期,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崂山。
4.关于崂山北九水的古诗词~求解~谢谢
北 九 水 -- 崂 山(注)
“北九水”分为内、外九水。涧水顺流而下,遇峰、崖、屏、
嶂必折,折处必弯,弯处必漩,漩处必涌出一潭澄水。清人的
游记中说,河流“随山而下,山横转,水即一折,溯流而上,
至上源凡九折,以命名云”。
碧水自天来 (1)
蜿蜒九转徊
溪旁山径列
水侧峻峰排
五步一幅画
十湾百色裁
鸣禽啼鸟唱
沸瀑溅潭白 (2)
天然筑画廊
画里有人待
细水缠山泻
繁花伴草开
观庵银杏秀 (3)
看瀑啸声湃 (4)
侧耳奇石动
天音撼九台
(注)崂山名胜多依海而彰,惟九水却以险怪的山峰、幽邃的峡谷、
澄明成韵的流水画廊风光被誉为“九水明漪”。
(1)北九水 为崂山山泉汇流而成,自千米山峰蜿蜒而下,如从天降。
(2)崂顶源泉之水高峰顺势而下,汇集众多溪流,凌空泻入靛缸湾,
溅起飞沫,有如细雨,如雪般白,。
(3)蔚竹庵东侧的古银杏树,树龄有800余年,庵西南方那株银杏
树,树龄亦有400余年。
(4)潮音瀑凌空而下,一波三折,瀑水飞泻,声如海潮汹涌澎湃。
5.形容崂山的诗词有哪些
1、西江月·崂山太清宫清·蒲松龄独坐松林深处,遥望夕阳归舟。
激浪阵阵打滩头,惊醉烟波钓叟。苍松遮蔽古洞,白云霭岫山幽。
逍遥竹毫拿在手,描写幻变苍狗。2、游崂山当代·柳亚子海上神仙事渺茫,崂山金碧尽辉煌。
燕齐迂怪君休诮,谡谡松风夹道凉。3、游崂山当代·贺敬之黄山尽美恐非真,山川各异似才人。
崂山逊君云如海,君无崂山海上云。4、入觐回崂山(一)唐·刘若拙东来海上访道玄,幸遇一见有仙缘。
宋祖天子丹书诏,奉命敕修道宫院。5、入觐回崂山(二)唐·刘若拙海角天涯名景胜,秦皇汉武屡敕封。
古来游仙知多少,元君老子初相逢。
-
作者: 〔埃及〕穆斯塔发·鲁·曼法鲁特 【原文】:
-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劲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秋景词,词人以其独特的方式,细腻委婉又具体
-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李商隐诗鉴赏 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 首句ldquo
-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云台阁道
-
《石榴·石榴》咏石榴诗鉴赏 吴伟业五月华林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客厅挂什么古诗词好,内容包括适合挂在客厅的诗词,家里客厅挂什么诗词比较好,客厅挂什么诗词最好五大经典客厅诗词书。客厅悬挂诗词书法作品,如果是悬挂在沙发后墙上的主要位置,因地制宜,只能选择横幅中堂这一版式。同时,因书法作品仅黑白两色,如果是篆、隶、楷
-
我要骗人 疲劳到没有法子的时候,也偶然佩服了超出现世的作家,要模仿一下来试试。然而不成功。超然的心,是得像贝类一样,外面非有壳不
-
昔与徐使君,共赏钱塘春。爱此小天竺,时来中圣人。松如迁客老,酒似使君醇。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二老白接?,两郎乌角巾。醉卧松下
-
善哉彼上人,了知明镜台。欢然不我厌,肯致远公材。莞尔无心云,胡为出岫来。一堂安寂灭,卒岁扃苍苔。
-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 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 ① ,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 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 ② ;今齐闵王益弱, 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