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石榴》咏石榴诗赏析
石榴·石榴咏石榴诗鉴赏
吴伟业
五月华林宴,榴花入眼来。
百株当户牖,万火照楼台。
绛帐垂罗袖,红房出粉腮。
江南逢巧笑,龋齿向人开。
我国古典诗歌里,写石榴的作品并不多见。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写的石榴,可以说是较好的一首。
诗人落笔不俗,用“五月华林宴”一句起兴,渲染出全诗的总体气氛,调动了读者的情趣,同时也透示他挥毫泼墨时的内心欣喜之情。诗中“华林宴”,典出晋武帝司马炎于泰始四年(公元269年)春,在洛阳华林园大宴群臣的掌故。以后人们多用来作为盛大宴会的代名。还有,诗人称石榴树下的聚会也作“华林宴”,可见用法巧妙。作者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手段,颇象现代影视艺术中的蒙太奇。随着“镜头”慢慢移动,由总体到局部,出现几个画面的剪接:斑驳绚烂的石榴树群跃入眼帘,百株千枝在漏窗雕门下迎风摇曳,火红一片的榴花映衬着琼楼玉台。一派绮丽的风情,真是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的绚烂榴花,当然要引得楼里台上的美人竞相观赏,绛色帷帐边,锦罗长袖舒动;红楼闺阁中,探出杏目粉腮。她们嘤嘤俏语,笑指谩评,好不娇怜。不由人不动魂魄。
此处,诗人明线画出人面榴花相映红的图景,暗线却用美人的形貌,展现石榴由花开而果熟的动态变化。你看,那革质的花萼,在绛红花瓣下渐渐肥大起来,不很有点“垂罗袖”的味道吗?你再瞧,桔红的果实开裂了,那露出一片徘红的果肉与雪白的籽粒,不也恰如“出粉腮”、“逢巧笑”的意境吗? 尾句里的“龋齿”也不是指人的“虫牙”,这是石榴果肉和籽粒杂然相间的戏谑用法,它与后来郭沫若写的石榴文中,用“忍俊不禁,开口大笑”的比拟具有同工之妙。诗人巧妙地把人的美,花的美,果的美叠印在一起,在他想象的世界里,榴花即是美人,美人也似榴花,人花重合,花人连情,深化了意境的内涵,极在地烘托出赏花悦宴的气氛,从而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欢愉的情感。
吴伟业不仅善写诗词,也工于书画。他的诗重于形态性,可谓“诗中有画”。这一篇虽不算是大手笔,却也写得风华绮丽,不落俗套,足见他的功底不薄。本诗没有以物喻人,也不曾借景抒情,全诗皆为景语,而无一情语,但是诗人通过表象外化感情,以写石榴火红对窗,“粉腮”“巧笑”,艳然卓立和流光照人的繁闹场景,透视自身的欢愉,不能不说另具新意。时至今日,他的诗章里某些技巧,仍有可借鉴的价值。他所写的石榴,还能给人以宜情之趣。
-
古诗词大会林帝浣配图(中国古诗词大会李四维与陈更争夺擂主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大会林帝浣配图,内容包括在线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彭敏期,中国诗词大会张淼淼个人资料照片遭扒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张淼淼,中国古诗词大会李四维与陈更争夺擂主的古诗。中国古诗词大会李四维与陈更争夺擂主的古诗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陈更答错。李四维答对。李四维得1分。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
-
绍兴的蔡元培故居早年去过,记得是一排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子,共三进。第一进门厅坐西朝东,上悬刘海粟手书“蔡元培故居”匾额;第二进厅堂和
-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缺点错误, 对才德极高的人来说,也在所难免, 然而并不妨碍他们最终成为才高德重的贤才, 是因为他们能改正过错。所以说, 不是贵在没有过错, 而是贵在能够改正过错。
-
《天演论》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借征人境者,不过几
-
诗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黄莺在绿柳中穿行不息,织就了锦绣山河,用语活泼,设喻新奇,意境优美,表达了对大自然造化的由衷赞叹和对春光的热爱。
-
芳洲拾翠暮忘归张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在他四十二岁那年与二十四岁的欧阳修同榜中进士后,便开始了小官吏的生活。他出任嘉禾判官,虽说
-
唐·李白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
-
“不教胡马度阴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昌龄的诗句
王昌龄的诗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意味着他不愿让蒙古骑兵跨越阴山进入中原。下一句是“铁衣远戍边关寒”,他描述了边关上的戍卫将士穿戴铁甲与敌人激战的艰辛。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安宁的忧虑和对战争的无奈。诗句通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
-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失:掩没。迷:迷失。津渡:江河渡口。桃源:
-
陈陶长夜孤眠倦锦衾,秦楼霜月苦边心。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陈陶,字嵩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