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古诗词(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4古诗)
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4古诗
9、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1、李煜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3、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到必修四必背古诗词
你是说依据高考要求么。
考纲不会指明,各省考试说明也不完全相同。以下是课本要求,作参考呃。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段。
(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纪念刘和珍君第2、4节也要求背) 必修二。诗经·氓;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兰亭集序;赤壁赋(前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第3、4两段。
必修三。蜀道难;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最后三段。
必修四。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后五段。
*其中必修三的锦瑟和师说最好也背下。安徽2010年英俊潇洒的考试说明居然说离骚也在背诵范围内。
无人理会就是了。
*以上…都是课文标题,所以最好找人教版课本来对照;内容字句上和别处的古文资料可能会有出入,自然以课本为标准了。
3.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一至四 必背古诗文的题目 和 必背段落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烛之舞退秦师鸿门宴荆柯刺秦必修二:诗经氓诗经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必修三:蜀道难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锦瑟马嵬书愤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必修四:望海潮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水龙吟楚天千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醉花阴声声慢廉颇蔺相如列传长亭送别虞美人浪淘沙扬州慢。
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4.高一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的所有文言文篇目
必修一:1沁园春 长沙 ,2烛之武退秦师,3荆轲刺秦王,4鸿门宴。
必修二:1诗经两首:氓,采薇 。2离骚 ,3孔雀东南飞,4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5兰亭集序,6赤壁赋,7游褒禅山记。
必修三:1蜀道难,2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3琵琶行,4李商隐诗两首:锦瑟 ,马嵬(其二)5寡人之于国也,6劝学,7过秦论 ,8师说。
必修四:1窦娥冤,2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铃霖 。3苏轼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5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声声慢 ,6廉颇蔺相如列传 ,7苏武转,8张衡传。
必修五:1归去来兮辞,2滕王阁序,3逍遥游,4陈情表。
-
《芦花》咏芦花 芦花,古称葭菼,蒹葭,多年生
-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的古、
-
春来六十日,笑口几回开。会作堂堂去,何妨得得来。倦游行老矣,旧隐赋归哉。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
-
阖门兮却扫,幽处兮高堂。提孤孩兮出户,与之步兮东厢。顾左右兮相怜,意凄怆兮摧伤。观草木兮敷荣,感倾吐兮落时。人皆怀兮欢豫,我独感兮不怡。日掩暖兮不昏,朗月皎兮扬晖。坐幽室兮无为,登空床兮下
-
桓 作者: 赵德福 【本书体例】
-
孟子曰:“夫 ① 物之不齐 ② ,物之情 ③ 也。”(《孟子·滕文公上》四) 注释 ①夫:语气词。②齐:齐一,一样。③情:性情,状况。 【译文】 孟子说:“万物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这是物质的实际情况。
-
作者把“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两个高潮放在一起来写,把黛玉、宝玉包括宝钗三个人的悲剧,拧在一起,力量攒足,一下子把情节抛向高潮。这种矛盾冲突的形成是人物思想、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此
-
【原题】:近承南康朝请使君宠访林圃小酌至夜公权特惠篇什谨次韵
-
此诗作于升之宫学秩满之时,在绍兴二十一、二年间,时陆游居山阴。 钱仲联详注仲高身世,大略云:仲高,陆游从兄陆升之也。绍兴十八年(戊辰)进士,其人阿附秦桧,谄事桧党两浙转运使兼临安知府曹泳。泳为政凶酷,缙绅畏之如鬼蜮。时升之为右通直
-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自序》 作诗求与古人合 1 ,不若求与古人异 2 ;求与古人异,不若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是而不能不异。彼惟有见乎诗也 3 ,故向也求与古人合 4 ,今也求与古人异。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