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写插秧的古诗词(描写插秧的诗句有哪些)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写插秧的古诗词(描写插秧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插秧的诗句有哪些

1.插秧诗 作者:契此和尚 朝代:后梁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广陵别郑处士 作者:高适 朝代:唐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3.初夏怀故山 作者:陆游年 朝代:宋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

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4.冷田村 作者:蔡正孙 朝代:宋

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

5.和别驾喜雨四绝 作者: 魏了翁 朝代:宋

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

6.适武林入延平界作 作者: 陈藻 朝代:宋

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

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

2.描写插秧的诗句有哪些

1.插秧诗 作者:契此和尚 朝代:后梁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2.广陵别郑处士 作者:高适 朝代:唐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3.初夏怀故山 作者:陆游年 朝代:宋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4.冷田村 作者:蔡正孙 朝代:宋 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5.和别驾喜雨四绝 作者: 魏了翁 朝代:宋 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6.适武林入延平界作 作者: 陈藻 朝代:宋 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

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

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

3.关于插秧的诗句

广陵别郑处士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4.有首古人写的四句插秧诗,最后一句好象是后退却是前进,全诗是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名为插秧诗,作者是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现浙江宁波市)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

译文:

插秧的人手里拿着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满了水田,插秧时低头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着的蓝天和白云。

所插的秧苗需要“根须”清净、没有腐烂,将来才能长成“稻”,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化民间的时候,曾经和一些插秧的农人在一起,为了度化他们而作。

不论"退后"还是"退步"在人们眼中心里俱认为是失败,不成功,才会后退。当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当前面无路时,退一步,虽不一定"海阔天空”,又岂知不会"柳暗花明”?

退一步,可从头再来,将自己不熟练的部分先完成,把根基扎稳,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顺畅,这样岂不是加速向前,也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道理浅释所在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插秧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布袋和尚

5.赞美“农民插秧忙”的诗句有哪些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6.关于插秧的诗句

广陵别郑处士年代: 唐 作者: 高适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年代: 唐 作者: 杜甫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7.赞美农民插秧忙诗句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下田戽水出江2113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5261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4102,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1653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内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容为悲伤。

8.乡村四月古诗插秧的句子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词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诗句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9.古代有位诗人写的首插秧诗是

据说是布袋和尚 写的……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中的农活——插秧来象征心田的趣味诗。

意思是说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灵中见到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静(净)才是修行者惟一的达道通途。 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别致的插秧农忙图。

农民插秧,双腿下泥,看似在后退,实则是向前。辛勤劳作,不经意间,满田新绿,正是一步一步后退的真实杰作,更是一步一步向前的形象写照。

在这幅诗人描摹的图景里,诗人用不同常人的眼光,不同常人的思维,悟道阐理,生发遐思。“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这是诗人长期修炼悟出的哲理。

假若在欲望的追求中,灵性没有得到提高,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在挫折里,心性有所觉悟(醒),则后退正是前进。 在这里,有必要对六根清静作点解析。

佛门中常讲六根,六根即是人的眼、耳、鼻、舌、口、意。一般来说,眼贪色,耳闻声,鼻趋香,舌辨味,口嗜好,意生思。

意思就是说,人从降生来到这个世界,本是凡夫俗子,那么贪欲必与身俱来。所以,佛家讲究修行,讲究修为。

出家人一定要六根清静,断绝尘念,一心皈依佛门。然而,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真正皈依佛门的究竟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要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度过。

因而也就会生出众生相,就会生发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的人官做大了还想做大,有的人财富多了还想要多;有的家有娇妻不自足,还要人养小蜜、包二奶;有的大字不识几个,却在做着大明星、大作家的美梦;还有的一夜之间从农民坐上了公务员的交椅,却硬要尝尝当“一把手”的瘾……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殊不知,这些非分之想,原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也许是一场黄粱美梦,徒劳无功,给世人留下笑柄。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要达观,要通透,要节制,要适度。我们有的人往往不能把握适度,结果适得其反,最终落得个两手空空,甚或身陷囹圄,仰空长叹。

我常想,低调做人方为高人,六根清净方可悟道;后退亦是为了前进,后退中包含了大智若愚的智慧,饱含了藏而不露的哲理。

写插秧的古诗词

猜你喜欢
  •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翠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在暮春时节重返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前二句:“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点故山草堂,钱起另有《

  • 七年级易错字和古诗词诠注(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哪些易错字和读音)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易错字和古诗词诠注,内容包括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哪些易错字和读音,语文七年级上册易错字,七年级语文易错的字有什么。觊觎 jìyú 龃龉 jǔyǔ 囹圄 língyǔ 魍魉 wǎngliǎng 纨绔 wánkù 鳜鱼 guìyú 耄耋 màodié 饕

  • 《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赏析》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

  • 《月出》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一)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二)月出皓兮!佼人 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三)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皎:洁白明亮。 佼(jiǎo)人:佳人。僚(l

  • 左传《王孙满对楚子》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①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②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 ③ ,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

  • 张九龄《眉州康司马挽歌词》全诗赏析

    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 咏花诗词之《紫牡丹》全诗原文鉴赏

    元好问 金粉轻粘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 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 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 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人间作好春。 这是元好问《紫牡丹三首》中的第一首。牡丹,素有“花中之王

  • 白居易《湓浦早冬》全诗赏析

    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只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

  • 辛弃疾《乌夜啼》全诗鉴赏

    晚花露叶风条。燕飞高。行过长廊西畔、小红桥。歌再起,人再舞,酒才消。更把一杯重劝、摘樱桃。

  • 以恩信接人,不尚诈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以恩信接人,不尚诈力。》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