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ppt的主题(适合做古文PPT的背景)
1.适合做古文PPT的背景
古文给人的感觉是古典、淡雅、宁静、具有浓厚的中国风特色,其PPT背景可以选择水墨画,如梅兰竹菊、高山流水等淡雅的背景图片,给人一种深深的浓墨文人气息。
网上图片下载以后,常常会有网址链接印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ps,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剪切操作即可去掉印记,获得理想的PPT背景图片。
2.关于古诗配图的(最好截图)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注释】 ①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②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不及:不如。
-
白居易诗《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
-
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夜风。 那是四月初次燠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春天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
-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西汉梁孝王所营的兔园,至唐代仍是著名的风景盛地,安史之乱以前,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在这里游览过。从李白“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
名言: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注释: 庖: 厨房。厩: 马棚。饿莩(piao): 饿死者的尸体。 句意: 厨房里挂满膘肥的肉, 马棚里有健壮的马, 而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者
-
诗中巴女的丈夫大约是乘船东下去经商,所以诗人模仿巴女的口吻,用极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与丈夫分别时的情景,道出了女子当时的不忍分别的复杂心情。 诗中前两句写水、写船,“急如箭”“去若飞”两个比喻恰切描摹了巴水湍急以及小船疾去的情形。这既
-
白云峰下两枪新。
-
戴 昺 推篷四望水连空, 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 子规声在白云中。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会稽县志》引王羲之语),概括了鉴湖山水的美。鉴湖在今绍兴市南郊,古跨山阴、会稽两县。历代文
-
《先秦散文·战国策·昌国君献书报燕王(燕策二)》原文鉴赏
-
诗首联切题,但以倒装出之。诗人对着酒杯,只见飞鸟掠过,浮云缓移,这一切都倒映在杯中,于是心中若有触动,觉得这是极好的诗料,想写出来,又似乎找不到适当的诗句来表达。江西诗派的诗喜欢拗折,这样起句,将因果倒置,诗便显得突兀而有波折。同时人葛
-
岩栖木石已皤然,交旧何人慰眼前。素与昼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圆。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台阁山林本无异,故应文字不离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