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南京美食古诗词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南京美食古诗词

1.关于南京的古诗中含有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景点等等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是六朝文学的中心。东晋永明八年(公元409年),诗人谢眺在入朝曲中写下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诗句。本诗写金陵帝都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昭明太子在此编选文选,刘勰在此写文心雕龙……一些学者认为,六朝时期的文学传统为南京留下了“古典的金粉,魅惑的色泽,散淡而潇洒,风流而靡弱”的气息,使南京成为今日研究六朝文学的首选之地[18]

唐代,南京作为一座荒废的前朝都城,仍旧吸引了众多的诗人墨客流连此地,感叹世间的变化。众诗人中,李白对南京感情尤盛,李白曾寓居各地,在金陵停留的时间最长,李白写南京诗歌近200首,题目包含"金陵"的就不下20首,其中著名的诗歌有长干行,登金陵凤凰台金陵酒肆留别。安史之乱后,李白还建议迁都金陵,写下了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金陵怀古诗成为唐朝一大体裁,如诗人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及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杜牧的泊秦淮中则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著名诗句。诗人王昌龄也曾在南京担任江宁丞,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另一说王昌龄生于南京)。

生于南京的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著名的词人,被王国维誉为"一代词宗",写下了诸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许多名句。宋代,1010年,21岁的范仲淹前往南京的应天府书院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就读,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著名诗句,1015年考中进士。王安石也曾经长期居留南京,视南京为其故乡,最后埋葬在钟山脚下的半山园。

清朝初年,吴敬梓定居南京秦淮河畔,又称“秦淮寓客”,在南京写下了儒林外史,书中对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动有大量细致入微的描写,如“城里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箫鼓,昼夜不绝。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一齐卷起湘帘,凭栏静听。所以灯船鼓声一响,两边帘卷窗开,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香一齐喷出来,和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望着如阆苑仙人,瑶官仙女。” [19],甚至感叹南京街头的贩夫走卒都散发出不可理喻的文化气息(“六朝烟水气”),忙完活,还要“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日照”[20]。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是出生在南京,直到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迁回北京,而红楼梦中的12个主要女性角色也命名为“金陵十二钗”。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戏剧桃花扇则是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时期的南京为背景,描写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八艳之一、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选择定居南京,在城西构筑随园。

民国初年的1923年8月22日,朱自清和俞平伯都以南京秦淮河为题,写作了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1]。1930年代,赛珍珠也是在南京住所中完成了让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大地。现代南京仍是一个文学创作较为活跃的城市之一,拥有叶兆言、苏童等一批知名作家。 另外全唐诗、全宋词、永乐大典等也在南京编纂成书。甚至魏源(和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第一名作海国图志、洪仁旰的中国第一部资本主义思想名著资政新篇(以及之前的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和后来影响深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李时珍的伟大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也是在南京编写或者出版的。明朝时期的南京国子监(南监)作为全国两大官方文化出版机构,编辑出版了大量文献图书,数量和影响上远远超过同期的北京国子监(北监),史称留存下来的这些图书为“南监本”

2.形容美食的古诗词

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1、充肠皆美食 唐 白居易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2、与君美食复甘眠 唐 白居易 偶吟

3、药物扶持美食眠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4、或对饮美食 宋 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5、踩坏美食 宋 郭印 病目

6、美食身非稼 宋 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7、美食为我餐 宋 邵雍 欢喜吟

8、美食无使餍 宋 邵雍 偶书

9、美食不中饱人吃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鲜衣者 宋 喻良能 菲饮泉和韵

11、美食大官馔 明 刘仁本 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12、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14、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15、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16、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17、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18、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19、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3.关于美食的古诗词有哪些

1、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蔬食戏书

南宋.陆游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3、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

南宋.陆游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4、过土山寨

北宋.黄庭坚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5、贺陈述古弟章生子

北宋.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4.含美食的古诗词有哪些

精锐教育莘庄语文组温馨提醒:

唐代诗人杜甫

丽人行"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5.形容美食的古诗词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

6.形容美食 古诗词

1、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

苏轼和友人爬山野炊,在山上吃野菜,喝清茶,悟到人生的真谛: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2、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

鲜鲫鱼切片搭配笋丝炖汤,碧水涧旁采摘的鲜嫩香芹做羹。只要有心,简单的野菜就能做成一锅好饭。

3、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曾卫八处士

杜甫遇到了老朋友,主人家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他品尝。

4、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陆游初冬绝句

鲈鱼肥美,菰菜鲜脆,做成羹汤,味道鲜美。荞麦熟了,用油炸做饼吃,那叫一个香呀!

5、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陆游饭罢戏示邻曲

烧鹅做好了,抹上花椒后,才特别鲜美;做野鸡肉的羹时,要把豆豉放下去,才能透出香味;越州箭竹的嫩笋,比雪白的蘑菇还甘美脆嫩;蕨牙菜是十分珍贵和鲜嫩的东西,味道超过春天的佳蔬。

南京美食古诗词

猜你喜欢
  • 《岳州窑记》李清明散文赏析

    我的家乡坐落在南洞庭湖边,资江与湘江两条著名的河流从县境内缓缓流过,自古便有“万窑之乡”的美誉。据专家考证,家乡方圆百里的窑城是中

  • 从政底线

    【4298】从政底线(苏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7 8万字,2019年5月第1版,48元)给领导干部划出的16条从政底线:[1]不能乱评乱议、口无遮

  • 《六月三日夜闻蝉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在苏州看到的景象;五六句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七八句写诗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愁苦;最后两句写诗人联想自己家乡的场景,诗境清幽。诗人由景及情,浑然一体,造语清新,自然无拘束。   苏州的六月,正是荷花飘香露珠圆润之时,凉爽的

  • 关于爱情亲情的古诗词(形容爱情亲情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爱情亲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爱情亲情的诗句,关于亲情和爱情的诗句,表达亲情爱情的诗句。形容爱情的诗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温庭筠《南歌子

  • 贾至《早朝大明宫》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早朝大明宫贾至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珮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

  • 《夜半乐·艳阳天气赏析》

    这首《夜平乐》写春日离情。上中下三叠,上叠写大自然绚丽的美好春光,意象错杂叠呈,色彩斑斓;中叠写春光中嬉戏的美丽少女,生命活力和自然景色相契如一;末叠情感陡然直下,直抒漂泊生涯中孤寂的情怀。   首韵三句中,展开广阔的视野,先以“艳阳天

  •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民歌》原文与赏析

    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 松柏

  • 李白《古风其二十六》全诗赏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 韦应物《寄中书刘舍人》全诗赏析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佳咏邀清月,幽赏滞芳丛。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玉座浮香气,秋禁散凉风。应向横门度,环珮杳玲珑。光辉恨未

  • 《春木四色》肖萌散文赏析

    柳鹅黄港城的春来得匆忙又急躁,需在一阵旋起的风沙中细细地品度才可嗅出泥土苏醒的味道。蛰伏的冬虫和坚硬的土地在一日长似一日的暖阳里慢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