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卷四·张浮休书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卷四·张浮休书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容斋随笔·卷四·张浮休书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张芸叟与石司理书云:“顷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行义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吏事。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今先生多教人以吏事,所未谕也。’公曰:‘不然。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吾昔贬官夷陵,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以无为有,以枉为直,违法徇情,灭亲害义,无所不有。且夷陵荒远褊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也。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是时苏明允父子亦在焉,尝闻此语。”又有答孙子发书,多论资治通鉴,其略云:“温公尝曰:“吾作此书,唯王胜之尝阅之终篇,自余君子求乞欲观,读未终纸,已欠伸思睡矣。书十九年方成,中间受了人多少语言陵藉’”云云。此两事,士大夫罕言之,浮休集百卷,无此二篇。今豫章所刊者,附之集后。
翻译
张芸臾 与石司理书 一说:“最近到京城,要求拜见前辈官员,常听欧阳文忠公(修)、司马温公(光)、王荆公(安石)等人的议论,在道德文章方面为多,只有欧阳公多讲居官的事情。时间久了免不了就问他:‘凡是读书人来见先生,没有不想听道德文章的,现在先生教人最多的是居官的道理,这是我不明白的。’欧阳公说:‘不是这样,你是现时的人才,以后作官理政,就会知道。大凡文学只能使自己光彩,政事可以影响事物,我过去贬官到夷陵(今湖北宜昌市),正在壮年,向往学习,想找 史 、 汉书 看看,公家私人都没有。无法打发日子,因此去取架上的旧案卷宗,反复阅读,见里边判冤枉判差错的,数不胜数,把理屈作为理直的,违反法律拘私情的,害死亲人破坏道义的,什么样的都有。臾陵是荒僻的小县,尚且这样,整个中国就可知道了。当时我对天发誓说:从此处理政事,不敢疏忽大意。’当时苏明允(沟)父子也在座:曾听到这话。”还有 答孙子发书 ,多谈论 资治通鉴,大略说:“司马温公曾说:‘我著此书,只有王胜之读完过,其余众官员,找此书想看,一页都没有读完,就打哈欠伸懒腰想睡觉了。这书经过十九年才写成,中问受到了多少人的语言糟踏”。这两件事,士大夫很少谈到, 浮休集 一百卷,没有这两篇,现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刊刻的 浮休集 附在了后面。
-
作者: 文淑慧任光
-
[原文] (节选) 卷十一将权 辑将权说 王鸣鹤曰:“甚矣哉,古今之所谓将权者,盖难言之矣。夫为三军之司命者曰将,以然之躬而系民社之安危者曰将,不夺于爵赏刑威而毅然以摅忠报国为志者曰将。有是将而不稍假
-
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这是一首明白如话而又形象如画的诗。全诗无一处堪可玩味的佳辞警语,然而那浅近通俗的语言却生动地展现出灶户(以海水熬盐的贫民)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古诗词大会目的,内容包括《中国诗词大会》有什么意义,《中国诗词大会》意义在哪里呢,举办中华诗词大会有何意义。诗心和鸣,共筑中国梦 业内评价,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传承类节目,将诗歌与媒体、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探索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文化展演
-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意深。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作品赏析【注释】:此为送别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作者在楚州别孙洙(字
-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
-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
西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
-
【生卒】:1918—【介绍】: 日本战后派文学*作家、评论家。中学时,崇拜法国19世纪诗人涅巴尔,曾译过他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
-
《王祎·座右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七尺之身,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