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柳永是婉约派,李清照,柳永同属婉约派,婉约派的词风有何特别之处?
李清照,柳永同属婉约派,婉约派的词风有何特别之处?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通过柳永的<<宴殊.宴几道>>,谈谈对婉约派的理解!
婉约词
上承花间词
去其浮艳多分雅致
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
严守音律贵尚含蓄
语言秀丽而清新
情思曲折而真切
对当时及后世词坛影响甚大
婉约词派的特点:
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
代表人物:
柳永 秦观 李清照(以上载自网络)
我尤其是欣赏柳永,柳永在历史上也许不太有名,但我一提起:“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人憔悴” 你就应知道他是谁了!
同为词人他不象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也不象陆游那样:“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时代不同柳永处在北宋初期,国家统一,天下太平。就象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片生机盎然,所以造就了他的婉约的风格,
而他的几次科举不中,便写了那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我尤其喜欢“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接诗中我不止一次用到浅斟低唱)而“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些话,充分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方向。他的确获得了“白衣卿相”这样重要的历史地位。作者鄙弃“浮名”,却公然去填写被统治阶级轻视的“艳曲”,留下了广泛传唱的词篇,这反而是他对历史的贡献了。
在艺术手法上,他发展了铺叙的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靠铺叙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没有的意境。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简析】
潇潇暮雨,洒遍江天,直洗出一片清秋天地。雨过后。渐觉霜风凄紧,秋意一阵紧似一阵。词人独立高楼,极目远望,关河冷落,夕阳残照。风雨过后,到处红衰翠减,韶光休矣。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似与词人默默相对。
不忍登高临远,因故乡邈渺不可见,而望乡又总使人归心难收。更遥想佳人,此刻亦独立妆楼举首凝望,多少次天际识归舟,总是一场空!美人迟暮之悲,和红衰翠减之悲,亦打成一片。佳人又怎知道,此时此刻,我与你正一样凝愁相望!
词中任裁一句,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意境无限,美不胜收。
这种功夫古今诗坛能有几人?
柳永和李清照到底哪个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清照十八岁嫁太学 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 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柳永是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望海潮是不是属于婉约词风,结合具体诗句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它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柳永婉约派 体现在什么地方
雨霖铃啊。最代表的一个。总在JI院里挂着的。够婉约了吧?你分析的时候从它的音律,用词,发意几个方向来看
这首词是的代表作。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全词由别时眼前景入题。起三句,点明了时地景物,以暮色苍苍,蝉声凄切来烘托分别的凄然心境。“都门”以下五句,既写出了饯别欲饮无绪的心态,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执手相看无语的临别情事,语简情深,极其感人。“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下片重笔宕开,概括离情的伤悲。“多情”句,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推进一层。“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末以痴情语挽结,情人不在,良辰美景、无限风情统归枉然,情意何等执着。整首词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
万汇嘉亨日,皇心豫宴辰。华林新濯雨,灵沼正涵春。帝幄纷仙花,天钩掷锦鳞。洋洋颁睿唱,赓颂浃簪绅。
-
君不见董邵南,隐居行义孝且慈。天公亦恐无人知,故令鸡狗相哺儿,又令韩老为作诗。尔来三百年,名与淮水东南驰。此人世不乏,此事亦时有。枫桥三瑞皆目见,天意宛在虞鳏后。惟有此诗非昔人,君更往求无价手。
-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出处】唐刘长卿《 听弹琴 》 【意思】泠泠:形容清越的琴音。七弦: 琴弦七条。松风寒: 形容琴声凄清 激越,犹如寒风入松林之音,且隐 示琴曲
-
乔 吉 冬日写怀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攒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起荒淫志,千百锭买张招状纸。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鉴赏】北曲中吕宫的山坡羊这一曲牌,多叹世抒怀之作,陈草庵的《叹世》及
-
卢仝昨夜村饮归, 醉倒三四五。摩挲青莓苔, 莫嗔惊着汝。作品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情
-
《美狄亚》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公元前406)的悲剧,写古希腊英雄时代,科尔喀斯公主美狄亚对遗弃她的丈夫伊阿宋由爱转为恨,进行报复的故事。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关于金羊毛
-
“蔷薇花,多么美,多么新鲜……” ◆ 屠洛涅夫 不记得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已经很久,很久了,我读过一首诗。我很快地就忘了它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湾的诗句
上一句:“想见东篱久,胡为乱秋弦。”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一句:“青门柳色新,知是故园远。”
这首诗的意思是:想要看到久违的东篱,为何琢磨着弄乱秋天的琴弦。乡书何处送达呢?正好归属洛阳边的候鸟。青门外的柳树显得嫩绿,使人知道故园的距离已变得遥远。【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意思】我的家书应该寄向 -
客问主人曰: “朱公叔《绝交论》 ① ,为是乎? 为非乎?” 主人曰: “客奚此之问 ② ? ” 客曰: “夫草虫鸣则阜螽 ③ 跃,雕虎啸而清风起。故氤氲 ④ 相感,雾涌云蒸;嘤鸣 ⑤ 相名,星流电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