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曹操《苦寒行》原表达积极不畏艰苦,积极向上精神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曹操《苦寒行》原表达积极不畏艰苦,积极向上精神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曹操

作者简介

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他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广泛屯田,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曹操的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鲁迅先生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题解

206年,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太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此诗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这首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绪,也做了如实的记录。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作者在这里却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在那种环境下的内心波动,直露的笔触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其真诚来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句解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向北登上太行山,艰难呀,这山势多么的高耸。山坡上的羊肠小道弯曲不平,车轮都因此而摧毁。“巍巍”,高峻的样子。“羊肠坂”(bǎn),地名,在壶关西南。“诘(jí)屈”,盘旋曲折。“摧”即为折毁的意思。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树木多么的萧条冷清,北风正传来悲伤的声音。巨熊盘踞在我们的前方,虎豹在路的两旁咆哮着。“萧瑟”,凋零。“罴”(pí),一种大熊。“啼”意为号叫。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山谷中少有人居住,而且正下着大雪。伸长脖子眺望时,不禁深深叹气,这次远征,内心感触很多。“溪谷”,指山中低而有水之地,山里人多住于此。这里是说,连溪谷也“少人民”,其他地方更没有人了。“霏霏”,雪下得大的样子。“延颈”,伸长脖子,指眺望。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我内心多么的郁抑不平,想要从这东边回去。深广的水面上并没有桥梁,路途中我们迟疑不前。“怫(fú)郁”,忧虑不安。“东归”,指返回故乡。“中路”指中途。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因为困惑而迷失了原来的道路,接近天黑时,还找不到可以过夜的地方。走着走着已经走了好长一段日子,人与马也都饿了。“薄暮”指傍晚。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我们担着行囊边走边捡取柴火,开凿冰块用来煮成稀饭。想起诗经里东山那首诗,让我产生连绵不绝的哀伤。“担囊”,挑着行囊。“斧”,砍,用作动词。“糜”指粥。东山是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评解

这首诗以“艰哉何巍巍”总领全篇,通过征途所见,突出一个“艰”字。“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为全诗奠定了萧瑟悲凉的基调,使诗笼罩在一片凄哀险恶的气氛中。为了进一步渲染凄哀险恶的气氛,作者又以羊肠小路、恐怖战栗的熊吼虎叫、罕无人迹的漫漫大雪等物象感叹行军的艰难。以此为铺垫,顺势提出“思欲一东归”的念想。末二句并写两面,一写作者同情长期征战的战士,渴望战争结束、实现统一的心情;一写作者以周公自比,排除万难、取得征讨胜利的决心。整个诗歌弥漫着悲凉之气,也寄托着使人对祖国的热爱的真挚情谊。

猜你喜欢
  • 古代爱情诗词《》咏怀(其二)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 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阮籍《咏怀诗》,现存八

  • 唐宋八大家·送孙正之序

    送孙正之序送孙正之序 【原文】 时然而然[66],众人[67]也;己然而然[68],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 夫君子

  • 《獐边是鹿 王雱》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是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三 [述要] 王雱(字元泽)幼年时,有人指着关在

  • 古诗《送范评事入关》赏析解读

    寂寥门户寡相亲,日日频来只有君。 正喜琴樽长作伴,忽携书剑远辞群。 伤心柳色离亭见,聒耳蝉声故国闻。 为报明年杏园客,与留绝艳待终军。 人生天地之间,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感情需求。除爱情、亲情外,友情便

  • 《鲍参军集》

    《鲍参军集》 南朝宋鲍照撰。鲍照(414? ~6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寒微,做过国侍郎、秣陵令、中书舍人等官。还曾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因此有鲍参军之称。刘子顼起兵作乱,鲍

  •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出处】唐杜甫《 月夜忆舍弟 》。 【译注】戍鼓: 城门楼有戍兵把守,夜间定时击鼓,鼓后进入戒严时刻,不许人行走了。句意: 城门楼静夜的更鼓,已禁止行人的来往。在秋天

  • 《余十岁时从亡兄仲氏侍先父摄帅江陵郡圃蜡梅赏析》

    【原题】:余十岁时从亡兄仲氏侍先父摄帅江陵郡圃蜡梅数百株一昔盛开予为记之仲兄颇赏爱以为工今十六七年矣属感前事重赋七言以纾余悲

  • 《服教终身 杨万里 张浚》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 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宋史

  • 具庆下,父母俱存;重庆下,祖父俱在。

    【名句】具庆 ① 下,父母俱存;重庆 ② 下,祖父俱在。 【注释】①具庆:科举考试时填写履历表,父母俱在就写具庆,因以具庆指父母健在。②重庆:祖父母、父母健在称重庆。 【释义】在说具庆的时候,是指父母

  • 《山行拾趣》齐若楠散文赏析

    在城市居久了,倦了车水马龙,倦了精打细算的日子,倦了惟恐落后的快节奏,不妨做一次山行吧。在山脚,找一处农家乐陪伴自己,有刚刚苏醒的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