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宿《兰溪县灵隐寺东峰新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冯宿:兰溪县灵隐寺东峰新亭记
冯宿
东阳实会稽西部之郡,兰溪实东阳西鄙之邑。岁在戊寅,天官署洪君少卿为之宰。君之始至,则用信待物,用勤集事。信,故人阜;勤,故公济。未期月而其政成。后三年夏六月,余过其邑,洪君导余以邑之胜赏,于是乎有东峰亭之游。
背城之闉,半里而近,初届佛刹,刹之上方而亭在焉。松门盖空,石道如带。足倦累息,然后造夫极焉。向之池隍馆宇之多,旗亭圜阓之喧,途道往来之众,薄书鞅掌之繁,顾步之余,忽焉如失。但山风飗飗,岭云峨峨。飞轩凭虚,洞壑在下。向背殊状,昏明易色。指遥青而点黛者问之,则曰某山某岩,某林某墅。指远白而曳练者问之,则曰某洲某渚,某湫某塘。高深互呈,心目相竞,飘若象外,意其幻成。
余既谐其私,爰究其本。先是邑微登攀游观之所,洪君曾是挈俸钱二万,经斯营斯,因地于山,因材于林,因工于子来,因时于农隙,又何易也!崇山濬谷,佳境胜概,绵亘伏匿,一朝发朗,又何能也!
君在建中、兴元之间,为江南西道节度曹王所知。时方军兴,贼寇压境,供亿仓卒,赋平人和,王实赖之。故御史郑滑节度卢公群与君尝同僚,每号之曰:“精金百鍊,良骥千里。”诚矣。然则是境之理,兹亭之胜,于君之分,不为难能。夫播芳尘而鼓余波者,非文莫可。遂揽笔为记,刊于石而附诸地志焉。
兰溪古为“扬州之域”。秦时建郡,属会稽。三国时,在会稽西部置东阳郡,故有“东阳西部之邑”之说。灵隐寺东峰亭旧址在城东大云山,亭建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历代屡毁屡建,今山顶仅留遗址。洪少卿任宰时在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冯宿述其“经斯营斯”,实系修葺以复旧观。
名为“亭记”,而写亭只一句交代所在,似乎惜墨如金。但有两处是作者运笔泼墨极力铺叙的。
一处是,首段游赏之因,末两段亭与记的由来;都是写亭。文章开头着重介绍洪少卿为宰之信之勤,致使兰溪人阜政清,从而也有作者东峰亭之游。这是颂扬洪少卿造福民众之德。第三段是补叙,原来是洪少卿自己出钱,“挈俸钱二万”,在崇山濬谷间苦心经营,而且不加劳役,不增赋税,不误农事,才使兰溪有此登攀游观之所。这是在褒扬洪少卿体恤民生之仁。末段是追叙,写十几年前李希烈反叛,曹王李皋奉节讨伐。洪少卿能在叛军压境,曹王急需粮草时,保证供给,且治内赋平人和。不仅曹王赏识,连同僚也服膺,赞誉他是在割能断的百炼精金,夸奖他有良骥千里之才。这是借人之口表彰洪少卿忠于朝廷之功。赫赫功德使冯宿不禁要“播芳尘而鼓余波”了。因此,交代亭记的由来,是文章的“重头戏”,写亭实为写人。
第二处是,作者登亭揽胜及感受。冯宿自入仕途,昼夜王事靡,案牍劳形。一旦身近佛刹,憩歇山亭,首先映入眼帘、融入心田的是那盖空的松门,如带的石道,是它们构成绝尘的清静,玄机的幽深。刹那间,那高垣深池的禁锢、街市铺肆的喧哗、人群的熙攘、公务的劳累,“忽焉如失”,似乎皆属另一世界。至此,不仅宠辱皆忘,而且令人心骛神驰。耳边是醉人的山风飗飗,头上是舒心的浮云悠悠;飞轩凌空,凭虛俯视,脚下是深洞幽壑,昏晦迷蒙;远眺山岩林墅,洲渚湫塘,神情散朗,犹如来到一个方外世界。佛门的寡欲净心,道家的无为葆真,全萌动于心。在景观的上下、远近的高深互呈中,作者不禁有“心目相兢”的超脱,和物我两合的圆融,甚至产生了飘若凌空、羽化仙去的幻觉。人在物中,意在物外;情从景出,景随情来,主观的情怀与客观的景象浑然一体,也令冷眼的读者不禁堕入此情此景之中了。
难怪作者在登亭揽胜之余,要感慨洪少卿“是境之理,兹亭之胜”的功绩了。原来写游赏仍是为写亭,最后还是写洪君其人。反主为客,以宾衬主;赞得深刻,褒得巧妙。读此文,让人领略其人、亭二美,岂不快哉!
-
治乱兴衰甚可嗟,徒怜水调诉荣华。开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 作品赏析【原题】:桐庐方正父家藏唐翰林画白芍药予来领郡事因获一见感叹久之题二十八字景佑元年十月七日
-
自从娇騃一相依,共见杨花七度飞。玳瑁床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帏。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
-
杨衒之文《永宁寺》 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在宫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 其寺东有太尉府,西对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邻御史台。阊阖门前御道东有左卫府,府南有司徒府。司徒府南有国子学,堂内有孔丘
-
【原题】:与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旧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时之所当艳者江梅海棠烂然照目可无数语纪之为书长句
-
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吾闻披明典,盛德催世及。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岂伊骇微
-
画舷鸣两桨,日暮芳洲路。泛泛风波鸟,双双弄纹羽。爱之欲移舟,渐近还飞去。
-
《烂柯》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旧题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
-
【名句】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 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圣人都是先有争执然后交好,常人都是先交好然后再起争执。忤:忤逆;意见不合。合:谓交好。
-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
执象宗玄祖,贻谋启孝孙。文高柏粱殿,礼薄灞陵原。宫仗辞天阙,朝仪出国门。生成不可报,二十七年恩。虞帝南巡后,殷宗谅暗中。初辞铸鼎地,已闭望仙宫。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旆风。前星承帝座,不使北辰空。业大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