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学用典名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它作为“善读书”的最重要体现。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消化。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才能把知识运用于改革发展的实际,做到学以润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面对以几何速度增长的知识,怎样学习就成为一个迫切问题。学与思结合,关键是把书本知识与火热实践结合起来,防止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现实中,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殆于工作,习近平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原典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释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释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罔:迷惑。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终究一无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孔子在此提倡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
孔子本人就是学思结合的典范。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跟师襄子学弹琴,十日不停。师襄子说:“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只是学会了弹这首曲子,还没掌握该曲的技法呢。”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曲子的技法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道:“我还没领悟曲子的神韵呢。”几天后,师襄子再劝:“你已经能很好领悟曲子的神韵了,换首新曲子学吧。”孔子仍说:“我还没参透作曲人的人品。”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目光远大,像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谁能作此乐曲!”师襄子听了非常吃惊,向孔子行了个礼说:“没错!我的老师说过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孔子学琴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日学日思、学思并重的治学态度。
-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帮忙整理初中的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内容包括帮忙整理初中的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默写,谁可以告诉我人教版七年级下的古诗中会理解性默写的。最佳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全集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全集七年级上[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
-
【解题】春草谣,诗人自制的乐府旧题一种,《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人以春草为怀人之物”。 【注释】:〔1〕不解:不理解。 【简析】本诗是化用《招隐士》诗意而发挥,其特色主要有二点,一是春草充公人格化,想象其
-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一首描述自然景观的诗歌作品。全词描写了风声、树叶声与情感的关联。这首诗以风声与树叶声作为象征,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不满。诗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有力。这首诗反映了苏轼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独特表达能力。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崔庆劫盟(杂上·三)》原文鉴赏
-
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天空彩云灭。地远清风来。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荒淫竟沦替。樵牧徒悲哀。 作品赏析【注释】:我到巫山渚。(到一作行)荒淫竟沦替。(替一作没)
-
师逢吴兴守,相伴住禅扃。春雨同栽树,秋灯对讲经。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
法国诗人,唯美主义*领袖泰奥菲尔·戈蒂耶*的成名作,代表作,也是唯美主义的奠基作品。1835年出版。 青年诗人阿尔贝崇拜外形的美,追求完
-
作者: 刘基 【原文】:余山居,树群木,嘉果骈植。人
-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