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弟子:一种意思是年纪较小的人,另一种意思是学生。这里是第一种意思。

悌:敬重兄长。

谨:谨慎寡言。

仁:有仁德的人。

赏析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学有余力,则广泛涉猎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文化学习放在第二位。“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各方面要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