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权·《韩非子》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扬权韩非子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曼理皓齿,说情而捐精。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权不欲见,素无为也。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四海既藏,道阴见阳。左右既立,开门而当。勿变勿易,与二俱行。行之不已,是谓履理也。
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上下易用,国故不治。
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不见其采,下故素正。因而任之,使自事之;因而予之,彼将自举之;正与处之,使皆自定之。上以名举之,不知其名,复修其形。形名参同,用其所生。二者诚信,下乃贡情。
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危亡。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静以后,未尝用己。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于群生,斟酌用之,万物皆盛,而不与其宁。道者,下周于事,因稽而命,与时生死。参名异事,通一同情。故曰: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51〕。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祷〔52〕。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53〕。
凡听〔54〕之道,以其所出〔55〕,反以为之入〔56〕。故审名以定位,明分〔57〕以辩类。听言之道,溶〔58〕若甚醉。唇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唇乎,愈惛惛〔59〕乎。彼自离〔60〕之,吾因以知之;是非辐凑〔61〕,上不与构〔62〕。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参伍〔63〕比物,事之形也。参之以比物,伍之以合虚〔64〕。根干不革〔65〕,则动泄不失〔66〕矣。动之溶〔67〕之,无为而改之。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上不与共之,民乃宠〔68〕之;上不与义〔69〕之,使独为之。上固闭内扃,从室视庭,咫尺已具,皆之其处〔70〕。以赏者赏,以刑者刑,因其所为,各以自成。善恶必及,孰敢不信〔71〕?规矩既设,三隅〔72〕乃列。
主上不神〔73〕,下将有因;其事〔74〕不当,下改其常。若天若地,是谓累解〔75〕;若地若天,孰疏孰亲?能象天地,是谓圣人。欲治其内,置而勿亲;欲治其外,官置一人〔76〕;不使自恣〔77〕,安得移并〔78〕?大臣之门,唯恐多人。凡治之极,下不能得。周合〔79〕刑名,民乃守职;去此更求〔80〕,是谓大惑。猾民愈众,奸邪满侧〔81〕。故曰:毋富〔82〕人而贷焉,毋贵人而逼焉,毋专信一人而失其都国焉。腓〔83〕大于股,难以趣〔84〕走。主失其神,虎〔85〕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86〕狗。主不蚤〔87〕止,狗益无已。虎成其群,以弑其母。为主而无臣,奚〔88〕国之有?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89〕。法刑苟信,虎化为人,复反〔90〕其真。
欲为〔91〕其国,必伐其聚〔92〕;不伐其聚,彼将聚众。欲为其地,必适其赐;不适其赐,乱人求益〔93〕。彼求我予,假〔94〕仇人斧;假之不可,彼将用之以伐我。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下匿〔95〕其私,用试其上;上操度量〔96〕,以割〔97〕其下。故度量之立,主之宝也;党与〔98〕之具,臣之宝也。臣之所不弑其君者,党与不具也。故上失扶寸〔99〕,下得寻常〔100〕。有国之君,不大〔101〕其都;有道之臣,不贵其家。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彼将代之。备危恐殆〔102〕,急置太子,祸乃无从起。内索出圉〔103〕,必身自执其度量。厚者亏〔104〕之,薄者靡〔105〕之。亏靡有量〔106〕,毋使民比周〔107〕,同欺其上。亏之若月,靡之若热。简令谨诛〔108〕,必尽其罚。
毋弛而弓〔109〕,一栖两雄。一栖两雄,其斗。豺狼在牢,其羊不繁〔110〕。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
为人君者,数披〔111〕其木,毋使木枝扶疏〔112〕;木枝扶疏,将塞公闾〔113〕,私门将实,公庭将虚,主将壅圉〔114〕。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115〕;木枝外拒,将逼主处。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116〕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公子〔117〕既众,宗室忧吟。止之之道,数披其木,毋使枝茂。木数披,党与乃离〔118〕。掘其根,木乃不神〔119〕。填其渊〔120〕,毋使水清。探其怀〔121〕,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
孟子曰:“夫 ① 物之不齐 ② ,物之情 ③ 也。”(《孟子·滕文公上》四) 注释 ①夫:语气词。②齐:齐一,一样。③情:性情,状况。 【译文】 孟子说:“万物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这是物质的实际情况。
-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早年同遇陶钧主,利钝精粗共在熔。[宪宗朝与韦同入翰林。]金剑淬来长透匣,铅刀磨尽不成锋。差肩北省惭非据,接武南宫幸再容。跛鳖虽迟骐骥疾,何妨中路亦相逢。
-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是一首描写南方山水风景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柳州城楼的高耸和城市繁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将诗篇寄给四州刺史,表达了对他们的希望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柳宗元对家乡山水美景的深情厚意。
-
昔年曾见《九华图》,为问江南有也无。 今日五溪桥上见,画师犹自欠工夫。 [赏析]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南。上有九峰,故号九子山。唐李太白游江汉,见九峰如莲花,改名九华山,并与友人作《改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出处】唐张祜《 赠内人 》。 【意思】独坐孤灯旁边,顾影自伤。拔下斜插的玉钗,拨开红焰,救出扑灯飞蛾。以具体行动描绘,揭示出宫女的寂寞无聊。 诗人用极其细腻
-
宋词典故·折冲千里 【出典】 《吕氏春秋》卷二○《恃君览·召类》:“士尹池归荆,荆王适兴兵而攻宋。士尹池谏于荆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能得民,仁者能用人。荆国攻之,其无功而为天下笑乎?
-
日出入行李白①日出东方隈②,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③?其始与终古不息④,人非元气⑤,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