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泉《物理论(节选)》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物理论(节选)杨泉
元气皓大,则称皓天。皓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也。
儒家立浑天以追天形,从车轮焉。周髀立盖天,言天气循边而行,从磨石焉。斗极,天之中也。言天者必拟之人。故自脐以下,人之阴也;自极以北,天之阴也。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天者,君也。夫地有形而天无体,譬如灰焉,烟在上,灰在下也。浑天说天,言天如车轮,而日月旦从上过,夜从下过,故得出卯入酉;或以斗极难之,故作盖天,言天左转,日月不行,皆缘边为道。就浑天之说,则斗极不正;若用盖天,则日月出入不定。夫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夫水,地之本也,吐元气,发日月,经星辰,皆由水而兴。
天者,旋也,均也。积阳为刚,其体回旋,群生之所大仰。
日者,太阳之精也。夏则阳盛阴衰,故昼长夜短;冬则阴盛阳衰,故昼短夜长;气之引也。行阴阳之道长,故出入卯酉之北;行阴阳之道短,故出入卯酉之南;春秋阴阳等,故日行中平,昼夜等也。
月,水之精。潮有大小,月有盈亏。
星者,元气之英也;汉,水之精也。气发而升,精华上浮,宛转随流,名之曰天河,一曰云汉,众星出焉。
北极,天之中,阳气之北极也。极南为太阳,极北为太阴;太阴则无光,太阳则能照,故为昏明寒暑之极也。
风者,阴阳乱气激发而起者也,犹人之内气,因喜怒哀乐激越而发也。故春气温,其风温以和,喜风也;夏气盛,其风熛以怒,怒风也;秋风劲,其风清以直,清风也;冬气□,其风惨以烈,固风也;此四正之风也。又有四维之风东北明庶,庶物出幽入明也;东南融风,以道以长也,西南清和,万物备成也;西北不周,方潜藏也。此八风者,方土异气,疾徐不同,和平则顺,违逆则凶,非有使之者也。气积自然,怒则飞沙扬砾,发屋拔树;喜则不摇枝动草,顺物布气;天下之性,自然之理也。
地者,其神曰祇,祇,成也,百生万物备成也。其卦为坤,其德曰母。地形有高下,气有刚柔,物有巨细,味有甘苦。镇之以五岳,积之以丘陵,播之以四渎,流之以四川,盖气自然之体也。地发黄泉,周伏回转,以生万物。地者,天之根本也,形西北高而东南下,东西长,南北短,其尽四海者也。
夫土地皆有形名,而人莫察焉。有龟龙体,有麟凤儿,有弓弩势,有斗石象,有张舒形,有塞闭容。有隐真之安,有累卵之危,有膏英之利,有塉埆之害,此四形者,气势之始终,阴阳之所极也。
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
游浊为土,土气合和,而庶物自生。
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死,犹澌也,灭也。譬如火焉,薪尽而火灭,则无光矣。故灭火之余,无遗炎矣;人死之后,无遗魂矣。
智慧多则引血气,如灯火之于脂膏。炷大而明,明则膏消;炷小而暗,暗则膏息,息则能长久也。
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生之术,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
稼,借耕也;穑,犹收也;古今之言云尔。稼,农之本;穑,农之末;农本轻而末重,前缓而后急。稼欲少,穑欲多;耨欲缓,收欲速:此良农之务。
夫工匠经涉河海,为以浮大渊,皆成乎手,出乎圣意。
夫蜘蛛之罗网,蜂之作巢,其巧妙矣,而况于人乎!故工匠之方圆规矩出乎心,巧成于手。非睿敏精密,孰能著勋形、成器用哉?
夫五经则四海也,传记则四渎也,诸子则泾渭也。至于百川沟洫畎浍,苟能通阴阳之气,达水泉之流,以四海为归者,皆溢也。
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无异春蛙秋蝉,聒耳而已。
-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
-
先妣周孺人 ① ,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 ② 。逾 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 ③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 人 ④ ,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
-
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几度晓妆成,君看不言好。妾身重同穴,君意轻偕老。惆怅去年来,心知未能道。今朝一开口,语少意何深。愿引他时事,移君此日心。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及至死生际,何曾苦乐均?妇人一丧
-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
沅水驿(四首之二)去国日以远,登楼思故乡。雨来江气白,日出市烟黄。岛屿秋逾静,轩窗晚更凉。凭高凝伫久,槐影下微阳。题解作者乘船由
-
[先秦]《隶释》贪吏而可为而不可为;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而
-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
-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
诗借王谢堂前燕飞入平民百姓家的命运变化暗示人世变迁,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