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七绝·乌衣巷》千家诗赏析
刘禹锡七绝·乌衣巷千家诗赏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二〕,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三〕,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东南秦淮河南岸,三国时曾是东吴的军营,因士兵衣黑衣,故名。东晋时曾是王导、谢安家族的所在,一说因为王谢子弟多穿黑衣服,所以叫乌衣巷。
〔二〕朱雀桥:秦淮河上桥名,建于东晋咸康二年(336),面对金陵朱雀门,离乌衣巷很近,在六朝时是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三〕王谢:东晋宰相王导、谢安家族,是当时最大的豪门世家。
【点评】此为金陵五题第二首,作于唐敬宗宝历中(825—826)和州。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由夔州刺史改任和州刺史,浮舟东下,观洞庭,历夏口,抵和州。宝历二年(826)秋罢和州刺史,游建康,与李白相逢于扬子津,同游扬州半月,冬由楚州北归。诗借王谢堂前燕飞入平民百姓家的命运变化暗示人世变迁,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
-
作者: 戴绍敏 【本书体例】
-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作品赏析写征戍。注:1:塞下曲:乐府旧题。出塞入塞曲,
-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品赏析【注解】: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韵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
-
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噫嘘;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 《神异经》托名汉东方朔撰,全书
-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
《简帖和尚》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篇描写犯罪的小说。小说先介绍犯罪现象而不交代犯罪动机及背景,有意设置一连串的悬念,以吸引听众(读者)。小说一开头,只见茶坊中来了个“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绰口”的官人
-
《维也纳》 艾青 维也纳,你虽然美丽 却是痛苦的, 像一个患了风湿症的少妇, 面貌清秀而四肢瘫痪。 维也纳,像一架坏了的钢琴, 一半的键盘发不出声音; 维也纳,像一盘深红的樱桃, 但有半盘是已经腐烂了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
-
赵苞 ① 弃母。 【注释】 ①赵苞:东汉官吏。 【典故】 《后汉书·赵苞传》载:赵苞担任辽西太守,到任第二年,为孝尽道,他派人去接母亲和妻子来郡。途中遭到鲜卑族一万余兵袭击,他母亲、妻子被劫为人质。赵
-
王子猷居山阴 ②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③ ,忽忆戴安道 ④ 。时戴在剡 ⑤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 “吾本乘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