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武》原文与鉴赏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原文】:
挞彼殷武(1),奋伐荆楚(2)。罙入其阻(3),裒荆之旅(4),有截其所(5),汤孙之绪(6)。
维女荆楚(7),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8)。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9)。
天命多辟(10),设都于禹之绩(11),岁事来辟(12),勿予祸适(13),稼穑匪解(14)。
天命降监(15),下民有严(16)。不僭不滥(17),不敢息遑(18)。命于下国,封建厥福(19)。
商邑翼翼(20),四方之极(21)。赫赫厥声(22),濯濯厥灵(23)。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24)。
陟彼景山(25),松柏丸丸(26)。是断是迁,方是虔(27)。松桷有梴(28),旅楹有闲(29),寝成孔安(30)。
【鉴赏】: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代和称颂对象,历来众说纷纭。概而言之有两派,一派以诗序为宗,说是祭祀商高宗武丁的颂歌,则此诗当作于公元前十三世纪;一派以三家诗的解释为据,说是春秋时宋襄公伐楚时赞美其父宋桓公的乐歌。两派各据其理,互相驳难,难以定论。不过根据该诗所涉及内容看,应尊前之论者。这是一首立庙祭祀高宗武丁的诗。武丁何许人也?据史记·殷本纪所言:“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传险中。是时说为胥(罪奴),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帝武丁祭于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hǒu吼),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由此可见,高宗武丁能求贤任能,修政行德,见微知著,使殷道复兴,国强民安,确为殷之一代中兴明主。当他死后,因其功高德隆,所以后世缅怀而特立宗庙来祭祀他。
全诗共六章,可分三部分。前两章为第一部分,写伐楚戒楚。首章写伐楚之功。“荆楚”即荆州之楚国,据说在贵州境内。“高宗前世,殷道中衰,宫室不修,荆楚背叛”(孔疏)高宗即位,“挞彼殷武,奋伐荆楚”。他英勇无畏,率王师,入险阻,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裒荆之旅”楚师大败,所征之处无不臣服。武丁伐楚赫赫之功,真不愧为成汤之孙。此章通过“挞彼”、“奋战”、“裒荆”等关键性的词语,把武丁在这次伐楚战斗中勇猛神速,经历险阻,战果辉煌再现了出来。二章述戒楚之义。既平楚,又戒之以义。说楚居于中国南部,距殷邑不远,义本不应当背叛。并追述往昔成汤之时,“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其意是说,连西方边远氐、羌也诚服于殷,届时朝拜奉献,尊之为长。此章措词委婉,柔而有刚,抑扬分明,树氐、羌为榜样,既斥责楚不如氐、羌,又暗戒荆楚应当俯首贴耳,莫再犯龙颜,自讨苦吃。三至五章为第二部分,写高宗的中兴。三章写诸侯来朝。武丁伐楚,威震天下,诸侯惊恐。借此机会,高宗打出“天命”的旗号,自以为是天子,安抚诸侯。“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理应悦服于商,不得违抗。因此,诸侯的建都朝见、稼穑、纳贡等等,都得遵照商规执行,否则“予祸适”即给予罪谪。声色俱厉,威严逼人。这表面上是写商对诸侯的告戒,而实际上反映了诸侯归商的现实。四章写中兴之故。诗云:“天命降监,下民有严”。意思是说上天监察,下民肃敬。下民之所以肃敬,是由于高宗治国有方。高宗施政,选贤任能,赏罚严明,酌情适中,勤于政务,不懈不废,所以“天命之所以天下,而大建其福”(诗集传)。诗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这不仅确切地反映了高宗“赏不僭,刑不滥”,“施教令于下国”的真实情况,而且阐明了是他获得天福的原因,也就是他中兴之故。五章写中兴之盛。诗云:“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商邑位于国之中心,可作为四方诸国的准则,从而构成众星拱月之势。尤其是“翼翼”二字,更描绘了商都富丽堂皇的景象。高宗之时,“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形容其威望极为隆盛。国家兴旺发达,政德兼备,足可引以自豪。据尚书·无逸篇说:“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国家长治久安,所以诗云:“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这既是真诚的祝颂,又是向祖先祈祷福佐的话,愿子孙们能在他的保佑下长寿安康。综上三章,既突出了祭祀高宗的题旨,又为下一部分立庙以祀打下了基础。卒章为后一部分,写立庙安神。前六句写立庙。首二句写登山选材。“景山”言山之高大,“丸丸”状松柏苍劲挺拔,正是建庙的好材料。下两句写伐木建庙。只用了“断”、“迁”、“斫”、“虔”四个动词,就写出了由伐木到建庙的全过程。接下两句写新庙建成以后雄伟壮观。末句以寝庙建成高宗居住而安宁作结,既收拢全文,又点明立庙安神祭祀的主旨。
全诗六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前五章历述高宗中兴之功,诗意递进,层层深入,直至末章,点明诗旨,立庙安神,如行云流水,从容自然。句法灵活多变,随意长短,便于抒情。该诗运用了重言,如“翼翼”、“赫赫”、“濯濯”、“丸丸”等等,生动活泼,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
说和别人分手的古诗词(表达情人分手的诗句,有哪些,最好是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说和别人分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和朋友分手的古诗词,给一首暗示要和对方分手的诗词,暗示对方要分手的诗句。1: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2: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3:星月同辉映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奈何缱绻催
-
先帝亲收十五人,(仁宗朝贤良十五人,今惟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及余与舍弟在耳。)四方争看击鹏鹍。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
不管内心经历过多少生活的捶打和淬火,仍然有泪点隐藏在貌似强大和麻木的躯壳之内。比如遇到一个人,白发如雪,身体瘦削,颤巍巍走在前面,
-
凛然高节照时人,不信微官解浼君。蒋济谓能来阮籍,薛宣直欲吏朱云。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乞取千篇看俊逸,不将轻比鲍参军
-
文王曰:“愿闻其情。”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情也。……”(《文韬·文师》) 【译文】 文王说:“我希望能听到其中的详情
-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五马入市
-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寄书。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馀。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独眠林下
-
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州桥
-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李白(701—
-
【原题】: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佑闰十二月降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