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桥·范成大》原文与赏析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州桥是范成大使金期间经过原北宋都城汴京的州桥写的。州桥即横跨汴河的天汉桥。诗题下原有小序:“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 皆旧御路也。”指明了天汉桥的方位,南面是汴京旧城的正南门,北面是宫城的正门楼。这条路是御道,即皇帝车驾出入京城的街道,又叫“天街”。小序还告诉读者,此诗是登天汉桥望故都有感而作。
“州桥南北是天街”,这条南北大路是过去皇帝车驾常走的,所以“父老”很自然地立在桥头,“年年等驾回”,盼望南宋皇帝早日回归,来解除民族压迫的痛苦。可是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年年”表现了遗民的焦急、失望、痛苦、怨愤、耐心,尽管他们吃尽苦头,但不改变爱祖国、爱民族的信念。“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他们一见到南宋使者到来,就强忍眼泪探问:“什么时候真有‘六军’到来?”六军,周礼:“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里指南宋政府部队。“真”字用得妥贴,一来说以往多次听到消息,都是假的,热切的期望屡屡变为冰冷的失望;二来隐约地流露出,作者对朝廷妥协投降政策的不满。这两句写的是艺术真实,因为当时如果有“父老”敢在金国“南都”的大街上,忍泪失声问南宋使者为何不赶紧出兵北伐?其后果可以想见。因此这两句只是准确地写出父老藏在内心的愿望。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样才显得更集中,更典型,从而更真实动人。
这首诗无枝叶蔓芜,干净利落,酣畅淋漓,语言通俗,感情深沉。以沦陷区人民的怨苦与爱国心来促使南宋朝廷反思,激起其爱国行动,构思新颖,有艺术活力。
-
法国象征诗派名将马拉梅*的代表作。这是一首由110行构成的“亚历山大体”(每行12个音节,每两行用一韵)诗。1876年问世。 诗的大意是:一个
-
白居易《庾楼晓望》唐山水诗鉴赏 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晨空,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 ① ,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庾楼在今江西九江市
-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
人们常以“樱桃好吃树难栽”借指享受容易,但取得享受的财富要付出辛勤劳动,是不容易的事。其实,樱桃树并不难栽,那么,俗语中为什么偏说樱桃而不说苹果或其他果树呢?有人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是“樱桃好吃果难摘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作品
-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上穴下目】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
爱琴爱酒爱诗客,多贱多穷多苦辛。中散步兵终不贵,孟郊张籍过于贫。一之已叹关于命,三者何堪并在身。只合飘零随草木,谁教凌厉出风尘。荣名厚禄二千石,乐饮闲游三十春。何得无厌时咄咄,犹言薄命不如人。 作品赏
-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
-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孰忍生以戚,吾其寄余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