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集《大有第十四》原文赏析与注解
大有第十四
【解析】
大有卦为异卦相叠(乾下离上)。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乾,乾为天。喻指火烛高举,明镜高悬,彰美忠善,洞察奸邪。如此则政治清明,国运昌盛。所以,卦名曰大有。这一卦与同人卦上下相反,是“综卦”,是二爻与五爻换位。即:第二爻与第五爻交换,变成大有。“序卦传”说:“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与人同心同德,对方就会归附。所以,同人卦之后接着就是大有卦,强调拥有众多的拥护者。虚心与人和同,万民必然归顺,而后就会大有收获。“大有”是大的所有,即伟大事业。大有的卦辞义理是强调“顺天休命”,即顺应客观规律。无论对事对物,还是对人对己,都应把握规律方向。只有积极向上,因势利导,才能有大的作为。
【原文】
大有:元亨[1]。
【注释】
[1]亨:亨通。
【译文】
大有卦:昌隆通泰,非常吉利。
【解析】
遵循规律,顺应天道,并且用高尚的品德来领导众人,带领大家积极努力地去创造生活,最终的结果就会很富有。
【原文】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2],是以“元亨”。
【注释】
[2]时行:按时而行。
【译文】
彖辞说:大有,六五之受居上卦中位,柔顺得居尊贵之位,而且上下五阳爻与之和应,就像人臣居于极位,行事贞正,群僚和洽,事业有成。所以说大有。此种卦象显示:人有刚健文明之德,顺应天道,依时行事。所以说:“昌隆通泰。”
【解析】
君王如果顺应天道做事,就能与臣民和睦相处,同心协力,自然会实现国富民强的理想。臣民如果顺应天道做事,就会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一心效忠君王。总之,不管位居何处,顺应规律办事就能取得成功。
【原文】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3],顺天休命[4]。
【注释】
[3]遏:制止。扬:表彰,发扬。
[4]休命:佳运。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离为火,火在天上,明烛四方,这是大有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理应主持公道,抑制邪恶,宣扬真善,顺应天道,祈求好运。
【解析】
君子取法于火,善于分辨人世间的善恶与美丑。要顺应天道,惩治邪恶,宣扬善良,才会为人们祈求好运,获得平安。总之,遵循天道,善良终会战胜邪恶。
【原文】
初九:无交害[5],匪咎,艰则无咎。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注释】
[5]无:通“毋”。交害:彼此侵害。
【译文】
初九:彼此没有侵害,就没有灾祸。即使处于艰难之中,只要齐心协力,也没有灾祸。象辞说:大有初九爻辞说,不要彼此侵害。
【解析】
处在艰难的生活中,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会战胜困境。此时没有利益的冲突,只有不断奋斗的决心。相反,生活富有了,人们不再为温饱问题而奋斗时,往往就会为了一己之私而互相争斗。这是有违天道的。因此,必须不断反思,才能避免灾祸。
【原文】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6]也。
【注释】
[6]败:失散,丢失。
【译文】
九二:用大车装载东西,具有明确的目的地,就不会有灾祸。象辞说:“用大车装载东西”,物品放在车中不会散失。
【解析】
九二属于阳刚,有才能;在下卦得中,不会过分。此外,又与上卦六五相应。象征得到信任,委以大任,就像装载在大车中,不论前往何处,也不会散失,没有灾祸。既不会在灾年忍饥挨饿,也不会在丰年无端浪费。这一爻说明:有意识、有计划地积攒物资,就能确保自己的事业稳步前行。
【原文】
九三:公用亨[7]于天子,小人弗克。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注释】
[7]亨:通“飨”,宴会。
【译文】
九三:天子宴请诸侯群臣,小人不能参加。象辞说:“天子宴请诸侯群臣”,小人参与国政则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解析】
君王宴请诸侯群臣,是要感谢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只有心系群臣的功劳,群臣才会更加忠心地辅佐君王。同时,在犒赏有功之臣时,不能重用那些奸诈的小人。一旦小人参政,必定祸患无穷。
【原文】
九四:匪其尪[8],无咎。象曰:“匪其尪,无咎”,明辩晢也。
【注释】
[8]尪(wāng):脊背骨骼弯曲,借指各种残疾人。古人认为,上天会同情各种残疾人,所以每逢大旱,人们会把作为巫师的残疾人搁在太阳底下曝晒,以达到求雨的目的。
【译文】
九四:用曝晒男巫来祈求降雨,没有灾祸。象辞说:“用曝晒男巫来祈求降雨,没有灾祸”,是因为明于考察辨析。
【解析】
九四属于阳爻阴位,象征谦逊,不盛气凌人。所以,不会发生灾祸。任何事物,盛极必然酝酿危机,必须自我反省、自我抑制。要学会知足,避免因欲望过多而造成灾祸。这一爻说明:生活富有时,切忌奢求更多。
【原文】
六五:厥孚交如[9],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10]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11]也。
【注释】
[9]厥:其。交:通“绞”,捆绑。
[10]发:表明。发志:表达志向。
[11]备:通“惫”,困惫。
【译文】
六五:前来侵犯的敌人被紧紧捆绑,得胜的人威风凛凛,吉利。象辞说:“前来侵犯的敌人被紧紧捆绑”,得胜的人以诚信来表现自己的志向。“威风凛凛”之所以吉利,是由于众人敬畏,则能平安而不困惫。
【解析】
要想在事业上得到他人的帮助,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德行。同时,也要诚信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在众人之中树立威信,自然会成就一番事业。
【原文】
上九:自天佑[12]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注释】
[12]佑:护佑。
【译文】
上九:上天保佑,吉利,没有不顺利的地方。象辞说:大有是大吉大利之卦,得到了上天的保祐。
【解析】
只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待人亲和、善良,就能获得幸福的生活。但是,一定要懂得知足。这样就能顺应天道,自然会万事畅达。
-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名句】文王拘 ① 而演 ② 《周易》;仲尼厄 ③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 ④ 失明,厥 ⑤ 有《国语》;孙子膑脚 ⑥ ,兵法修列;不韦 ⑦ 迁蜀,世传《吕览》 ⑧ ;韩非囚秦,《
-
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乐府指迷》)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 上片起首两句
-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风云雨雾·暴雨”类的诗句。 秋时,凉风过后,大雨铺天盖地而来,久不停息。四海八
-
瑶林琼树影交加,谁伴山翁醉帽斜。自把金船浮白蚁,应须红粉唱梅花。
-
名言: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注释: 尺蠖(huo): 蛾的幼虫, 行动时身体向上弯成弧状, 象用大拇指和中指量距离一样, 故名。信(shen): 通“伸”。蛰(zhe): 动物冬
-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
·干 宝·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
-
《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少年游》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 ① 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 ② 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注释】 ①九街:犹言九陌,京师街巷之通称。②金屋:据
-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名句】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① ;教训正俗 ② ,非礼不备 ③ ;分争 ④ 辨讼 ⑤ ,非礼不决 ⑥ 。 【注释】①成:完成,成就。②正俗:端正风俗。③备:完备,完善。④分争:纷争。⑤辨讼(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