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尚书《汤誓第一》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尚书《汤誓第一》译文与赏析

汤誓第一

汤誓第一

【原文】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1],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2]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3]。今尔有众[4],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5]?’予惟[6]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7]?’夏王率遏众力[8],率割夏邑[9]。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10]?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11],今朕必往。尔尚辅予一人[12],致[13]天之罚,予其大赉汝[14]!尔无不信,朕不食言[15]。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16],罔有攸赦。”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17],俘厥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

【注释】

[1]陑(ér):古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南。

[2]格尔,来吧。台:代词,我。

[3]有夏:夏国。有,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殛(jí):诛杀。

[4]有众:众人。有,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5]穑(sè)事:种植庄稼的事。割:通“曷”,疑问代词,为什么。正:通“征”,征讨,征伐。

[6]惟:通“虽”。

[7]如台:表示发出疑问,如何。

[8]率遏众力:竭尽民力。率,语气助词。遏,通“竭”,尽。

[9]割:剥削,剥取。

[10]时:代词,是,这个。曷:何,什么时候。

[11]兹:代词,此,这种。

[12]尚:庶几,表示提出希望。一人:君王自称,说自己只能当一人,相当于后代的“孤家寡人”一类。

[13]致:动词,达到,用,来。

[14]其:将。赉(laì):赏赐。

[15]食言:不真实的、欺骗人的话,说假话。

[16]孥:通“奴”。降成奴隶。戮:刑戮。奴戮,或以为奴,或加刑戮,这是古代刑罚的一种方式。

[17]三朡(zōng):商代国名,约在今山东定陶东北。

【译文】

伊尹辅佐商汤讨伐夏桀,队伍开拔到山西永济一带,于是与夏桀在鸣条之野展开大战。战前作动员令,即为汤誓。商汤激奋地说:“来吧,诸位,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不是我小子大胆发动战争,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行,所以,上天才命令我上前讨伐它!现在,你们大家常说:我们的国王太不体贴我们了,把我们种庄稼的事儿都舍弃了。犯了这样大的错误,怎么可能纠正别人呢?我听到你们说的这些话,知道夏桀犯了许多罪行。我怕上帝发怒,不敢不讨伐夏国!”“现在你们将要向我说:夏桀的罪行究竟怎么样呢?夏桀一直要人民负担沉重的劳役,人民的力量都用完了,他还在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人民对夏桀的统治非常不满,大家都怠于奉上,对国君的态度很不友好,甚至要与夏桀一起去死!夏国的统治已经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下决心要去讨伐它!你们只要辅助我,奉行上天的命令讨伐夏国,我就要加倍地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是决不会失信的!假若你们不听从我的话,我就要惩罚你们,让你们当奴隶,决不宽恕!”等商汤灭掉夏朝以后,想把社神迁走,结果没有成功。史官根据这件事作夏社、疑至、臣扈等。先前,夏桀被打败以后,带着许多宝器逃到了三朡国,商汤乘胜追击,打下三朡,俘虏了夏桀,抄获的大量的宝器,史官谊伯、仲伯根据这件事写了典宝。

【解析】

商汤,姓子名履,舜的大臣契的十四代孙,商朝的开国君主。当时夏王桀荒淫暴虐,民怨很大;又侵削诸侯,致使诸侯怨恨。诸侯昆吾氏举兵叛乱,汤率领诸侯借口讨伐昆吾。消灭昆吾以后,汤又乘胜讨伐夏桀。伐桀以前,汤的诸侯不愿造次。汤在都城亳告喻众人吊民伐罪的道理。篇中“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真实反映了夏国人民痛恨暴君暴政的心情。

商汤正是看准了天怨人怒的大好时机,举兵伐桀,他显得没有夏启讨伐有扈氏时那么自信,那么正气凛然,而是以劝说加威胁,软硬兼施,不由得有些让人怀疑他振振有词地控诉夏桀暴行时,是不是心怀鬼胎,另有打算?慷慨激昂最容易激起听众的共鸣。善于演说的讲演者早已把听众的心理揣摩透了,正如有人很懂得用一把鼻涕一把泪来赚取别人同情爱怜一样。商汤算得上是出色的演说家,那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有巨大的穿透力,可以算得上是个千古名句。

猜你喜欢
  • 邓朝晖《两条河流的三次婚姻》

    一似有眉间锁愁云两枝野蒿还没有返青我守住他们的秘密一支在沧山,一支在浪岭像一对吵闹的夫妻他们结合,分离,又结合,再分离在蒋家嘴终老

  •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名句】大丈夫无它志略 ① ,犹当效 ② 傅介子、张骞 ③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 ④ 久事笔研 ⑤ 间乎? 【注释】①志略:志向才略。②效:效仿。③傅介子、张骞:傅介子:北地人,西汉昭帝时出使西域

  • 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全诗赏析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 《鸡这一辈子》皇甫卫明散文赏析

    鸡要获得寿终正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自从鸡的先祖心甘情愿接受人类豢养起,就拱手让出了自己连带子子孙孙对命运的掌控。一只饱食终日的

  • 书法名作《姚鼐行书论书三绝》鉴赏

    姚鼐 (1731—1815) ,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号惜抱居士,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除任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外,一生以治学写作为主。他在安徽、南京、

  • 左传全集《狼瞫之死》原文赏析与注解

    狼瞫之死 (文公二年) 【题解】 狼瞫从一名普通的士卒转变为国家英雄,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首先,狼瞫是位勇士。莱驹在斩杀战俘

  •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鉴赏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

  • 杜甫《薛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全诗赏析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坐中薛华

  • 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全诗鉴赏

    扫白非黄精,轻身岂胡麻。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曾经丹化米,亲授枣如瓜。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自此养铅鼎,无穷走河车。至今许玉斧,犹事萼绿华。(君曾见永州何仙姑得药饵之,人疑其以此寿也,故有丹化米、

  • 李商隐《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全诗赏析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