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梁甫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梁甫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梁甫吟

陆机

【原文】

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1]

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2]。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3]。

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4]。

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5]。

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

年命时相逝,庆云鲜克乘[6]。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7]。

慷慨临川响[8],非此孰为兴。

哀吟梁甫巅,慷慨独抚膺。

【注释】

[1]玉衡:北斗七星的第五星。这里代指斗柄,北斗的柄随着时节的变换而改变方向。骖:驾三匹马。羲和:日神,这里指太阳。凌:升高。

[2]四运:指四季。承:接替。

[3]冉冉:逐渐。天路:天象的运行。

[4]招摇:即北斗第七星。招摇指向东北,时节是农历二月。大火西南升:大火星从西南方升起。这里是指世界变换迅速。

[5]玄:黑色。仍:接连不断。

[6]庆云:一种吉祥的云气。鲜:很少。克:能。

[7]履信:实行忠信的道理。愆(qiān):耽误;过失。思顺焉足凭:指按正道而行却又哪能靠得住。

[8]临川响:指孔子在水边的叹息。

【赏析】

梁甫是个地名,为泰山脚下一小丘,古人死后多有葬于梁甫山者,遂赋予梁甫吟悲凉的葬歌体特征。这首诗中陆机是在感叹岁月的流逝,人生的短促,虽然行为正直,仍然不免有种种忧患。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它通篇用典,但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吕望和郦食其两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起“以古为鉴”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种种神话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则把几个不相连属的典故交织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潜说的“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因而诗的意境显得奇幻多姿,错落有致:时而和风丽日,春意盎然,时而浊浪翻滚,险象纷呈;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将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 《题兰竹石调寄一剪梅》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郑燮 几枝修竹几枝兰,不畏春残,不怕秋寒。飘飘远在碧云端, 云里湘山, 梦里巫山。 画工老兴未全删, 笔也清闲, 墨也斓斑。借君莫作画图看, 文里机闲, 字里机关。 用词这种形式来写题画作品而又写得好

  • “子贡问友”注释、译文和感悟

    子贡问友 ① 。孔子曰:“忠告而善导 ② 之,不可则止,毋 ③ 自辱焉。”(《论语·颜渊》二十三) 注释 ①子贡:孔子的学生。②善导:好好开异。③毋(wú):不要。 【译文】 学生子贡问如何对待朋友。

  • 语文古诗词赏析初二(初二语文上册课外古诗文赏析)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古诗词赏析初二,内容包括初二语文上册课外古诗文赏析,对初二下学期语文古诗赏析,初二语文部分古诗赏析.赏析各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仍怜故乡水。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

  • 聚会感言古诗词大全(关于聚会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聚会感言古诗词大全,内容包括四十一年同学聚会感言诗句,关于聚会的诗句,老知青聚会感言诗句。减字木兰花 沈瀛或行或止。难得人间相聚喜。一日分风。千里如何信息通。再倾寿酒。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鹊桥仙 郭应祥六

  •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一)》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苏轼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 晁补之(1053—1110),宋代诗人,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进士,历仕礼部

  •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魏微《刘建东印象记》

    2010年,我去鲁院学习,成果之一便是和刘建东成了好朋友。我们是那种极少联系的朋友,偶尔通电话,也常常面临无话可说的状态,但也不尴尬,

  • 《独喜萱花到白头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徐渭 问之花鸟何为者,独喜萱花到白头。 莫把丹青等闲看 ① ,无声诗里颂千秋 ② 。 【注释】 ①丹青:图画。等闲:寻常,随便。②无声诗:画的别称。黄庭坚《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李侯有句不肯吐,淡

  • 宋诗派

    宋诗派是清朝道光以后形成的诗歌流派,其倡导者包括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湜诸人。由于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主张把诗歌引入了形式主义的歧途,宋诗派的倡导者们力图以诗歌模拟对象的改变来解

  • 《次韵公实雷雨赏析》

    开头两句扣题,以“惊雷”发端,用“拔三山”、“倒百川”形容雷声的威力和暴雨的势。三、四句写诗人身居客地,难以入眠,又逢雷雨之夜,寒气袭人。作者忽发奇想,这震天霹雳缘何不善解人意,震而静胡烟把金兵赶出中原?五、六句回到现实之中,农家田园荆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