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翻译与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翻译与解读

天下皆谓我大01,似不肖02。夫唯大,故似不肖03。若肖久矣,其细也夫04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05:一曰慈06,二曰俭07,三曰不敢为天下先08。慈,故能勇01;俭,故能广02;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器长03。今舍慈且勇04,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05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06

今 译

天下人都说我大,似乎不像。唯独大,所以才不像大。若像大,久之就小了。

我有三件宝,持有而保存着:一叫慈爱,二叫节俭,三叫不敢处天下人之先。慈爱,所以能行为勇敢;节俭,所以能使用宽广;不敢处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百官之长。

今人舍弃慈爱而用勇敢,舍弃节俭而想使用宽广,舍弃谦让而求争先,是在走向死路!

慈爱,征战则能胜利,守卫则能坚固。天将救谁,会用慈爱保佑他。

评 议

本章是在讲人生“三宝”的重要性,所以河上公为本章命题为“三宝”。老子所说的人生“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慈爱利人,则能勇敢;节俭不奢,才能使用宽广;谦让不争,才能成为天下人的领袖。老子指出,当世的执政者则不然,他们舍弃慈、俭、后,而妄图追求勇敢、宽广、争先,这只能走向死路。这正是对当世统治者的警告。

老子认为“三宝”之中,慈爱是宝中之宝。所以老子说,慈爱,战则能胜,守则能固。天将救助善人,所以用慈爱保佑他们。老子相信天道比人道公正、公平,故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由此不难看出,这是老子对当世执政者的劝导,要他们要有慈爱胸怀,关爱百姓。同时,也是对世人的提醒。

陈鼓应先生说:“本章谈‘慈’,这一段 (按指开头几句)和下文的意义毫不相应,显然是他章错简。严灵峯认为可移到三十四章‘故能成其大’句下(老子达解)。严说可供参考。”(老子注译及评介)陈先生今译本章文字时,也没有译第一段文字。我认为这样做,不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老子为了宣传道家思想,在老子书中的部分章节中往往会突然插入几句与章旨无关而宣扬道家学说的套话。本章第一段文字,即是此例。能看破这一点,就不会认为本章第一段文字是错简所致了。

注释

01此句:河上公本、帛书乙本作“天下皆谓我大”,“大”前无“道”字。王弼本作“天下皆谓我道大”,有“道”字。02肖:说文解字曰:“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林希逸曰:“肖,像也。慊然似无所肖像,自小之意也。”奚侗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故云‘不肖’。”高亨说:“不肖,人不贤叫做不肖,道不美也叫做不肖。四十一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与此文同义。”(老子注译)按不肖,自谦之称,如战国策· 齐策二曰:“今齐王甚憎张仪,仪之所在,必举兵而伐之。故仪愿乞不肖之身而之梁。”又唐代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曰:“愈不肖,行能诚无可取。”皆此例。林希逸谓“不肖”为“自小之意”,是。03“夫唯大”两句:河上公曰:“唯独名德大者为身害,故佯愚似若不肖。无所分别,无所割截,不贱人而自贵。”04细:小也。林希逸曰:“若自以为有所肖像,则为细人矣,非大人之量也。此二句,乃老子以当时俗语如此发明也。一本于‘谓我’下添‘道’字,‘其细’下添‘也夫’字,皆误也。”吴澄曰:“盖惟大而不可名,故无可称而似不肖。董氏曰:‘有所似肖,则同于一物,何足以为大?’”奚侗曰:“唯其大也,故不可得而形状之。‘细’者,大之反也。若道可得而形状之,久矣,不能成其大矣。”按:此说不可取。05持而保之: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皆作“持而保之”。一本作“宝而持之”,误。河上公曰:“我有三宝,抱持而保倚之。”06慈:慈爱。河上公曰:“爱百姓若赤子。”07俭:即“治人事天莫若啬”之“啬”字之意,节俭不费也。吴澄曰:“寡小节约,而不侈肆。”按左传·鲁庄公二十四年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08不敢为天下先:谓谦虚退让,后其身也。河上公曰:“执谦退,不为倡始也。”吴澄曰:“谦让退却,而不锐进。”唐代杜光庭曰:“道存爱育,以慈为先;养人惜费,以俭为次;先人后己,以让为终。慈以法天,泽无不被也;俭以法地,大信不欺也;让以法人,恭谦不争也。此三者,理国之本,立身之基,宝贵之也,故曰三宝。夫三宝者,道之用也。”(道德真经广圣义)可供参考。01慈,故能勇:奚侗曰:“慈者,能爱、利人,人自然归附之,而莫之敢犯,故‘能勇’。”02俭,故能广:河上公曰:“天子身能节俭,故民日用广矣。”奚侗曰:“俭者,啬于治人而用不费,故‘能广’。”03器长:百官之长。奚侗曰:“‘不敢为天下先’者,以身后民,退然无所争,而物自宾服,故‘成器长’。器,即‘朴散则为器’之‘器’,谓百官也。‘器长’,百官之长,谓人君也。韩非·解老‘器’作‘事’,谊同。周礼·大司马‘百官各象其事’,郑注:‘百官之属谓之事’。”按:林希逸曰:“器,形也。成器,即成形也。凡在地之成形者,我皆为之长,故曰‘成器长’。”亦含有此意。04且:有三种不同训释:(一)荐也。说文解字曰:“且,荐也。”清代段玉裁注曰:“古立俎,所以承藉进物者。”(二)为也,务也。河上公曰:“今世人舍其慈仁,但为勇武。”奚侗曰:“今若舍弃‘慈’、‘俭’、‘后’之三宝,且务‘勇’与‘广’与‘先’,其势必不可久。”(三)用也。林希逸曰:“今人舍慈而用其勇,舍俭而用其广,舍后而用其先,此非保身之道也,故曰‘死矣’。”按:此三种训释,皆能讲通。05死矣:河上公曰:“所行如此,动入死地。”吴澄曰:“舍而不用慈俭、退后之宝,而刚强以为勇、侈肆以为广、锐进以求为先,则将不能保其生,皆死之徒也。”06“夫慈”五句:河上公曰:“夫慈仁者,百姓亲附,并心一意,故以战则胜敌,以守卫则坚固。天将救助善人,必与慈仁之性,能使自营助也。”奚侗曰:“三宝以‘慈’为本,故申言之。”
猜你喜欢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为政用典名句

    贞观九年 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注释】 选自战国楚宋玉《神女赋》。 少:稍微。 舒:伸展。此处意为放射。 【赏析】 宋玉的《神女赋》,是继《高唐赋》之后描写巫山神女的又一妙作。他以摇曳多姿的笔触,将神女那如花似玉的容貌,轻缈绰约的

  • 描写夏天炎的古诗词(关于夏天炎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夏天炎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夏天炎的古诗词,关于夏天炎的古诗词,与《微笑的可乐》类似的短文,含有线索的。《夏田园杂兴》(其)【宋】范梅金黄杏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篱落唯蜻蜓蛱蝶飞《池》【宋】杨万泉眼声惜细流树荫照水晴柔荷才露尖尖角早蜻蜓立《晓净慈

  • 白居易《斋戒》全诗赏析

    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酒魔降伏终须尽,诗债填还亦欲平。从此始堪为弟子,竺乾师是古先生。

  • 谷之夜 师陀

    辞别了晚霞,马降入弥漫着雾的狭谷,一股潮气冷冷的扑上脸来,正是春三月。 溪谷间悄寂无声,是飞鸟已经绝迹的时候。极目一望,四围枯草荒烟,三两声犬吠,像发于邃古。想起是草木同荆蓁的世界,颇觉苍凉了。但已远

  • 李商隐《春日寄怀》全诗赏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 “苟日新,日日新”注释、译文和感悟

    汤之《盘铭》 ① 曰:“苟 ②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三) 注释 ①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王。《盘铭》:《尚书》的篇名。②苟:假如,倘若。 【译文】 成汤《盘铭》中说:倘若有一天能够使自己

  • 古诗词形容女子才华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形容女子才华,内容包括形容“女子很有才华”的诗,形容女子很有才华的诗,形容女子有才华诗句。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译文:气质之优美如同幽谷中的兰花一样芳馨纯洁,才华之出众又宛如仙子一样

  • 《游仙诗十四首(其三)郭璜)原文、鉴赏和赏析

    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放情陵霄外,嚼蘂挹飞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郭璞的游仙诗共有十四首,这是其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