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中学生《诗家语》古诗词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中学生《诗家语》古诗词鉴赏

本篇谈的是古诗词语言的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搞过一次专题研究,用计算机来比较世界各种语言,包括每种语言中的不同语体,看哪一种信息密度最大。结果我们中国的古诗词名列第一。的确,我国古诗词的语言最凝炼,含义最丰富,同时也最形象,最富音乐美。那我们怎样来继承这份遗产呢?首先要过语言关。所谓“披文——体情——入境”,就是说,首先要体味语言含义和美感,然后才能感受诗人的感情美,进而进入诗中的境界。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谈一谈。

一、词语的滋味

宋词人张先的天仙子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句名。“云”怎么会“破”?“影”怎么去“弄”?仔细揣摩就会发现,诗人设想,月儿早就迷上了地上的美好风光,她急不可奈地拨开了云层,探出头来,用那明亮的眸子来观赏这妩媚的花儿;云儿当然也很知趣,躲开去了。这样,一个“破”字就把月儿写活了,把云儿写活了。而“弄”字在这里有玩赏的意思,花儿得了月的朗照,似在轻风之下翩翩起舞,又时不时地欣赏着自己的倩影。这又把花儿写活了,风儿写活了。整个大自然也就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如同一幅灵动的画幅,一首轻松的小夜曲。这两字使得全诗“境界全出”,是多么神奇啊!

有时平平常常的词语,却大有琢磨头。比如王之焕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二字,既然已经“依山尽”,自然是夕阳了,为什么又用“白日”?原来“白”有光辉灿烂的情味,这里的夕阳也就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由此揣想诗人当时的心境是开朗明快的。同样,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怕也不单是一种颜色吧!这里透出了勃勃的生机,预示着新的希望,更隐含着这位改革家的进取精神。

揣摩词语不妨用比较法。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为什么用“见”字而不说“望”或是“看”?“望”和“看”都是有意地去观察,而“见”才是无意地发现,这才把那份“悠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中含蓄蕴藉、内含丰富的词语俯拾皆是。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反复琢磨,惨淡经营。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贾岛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用心良苦啊!要学古诗词,先得静下心来,反复玩赏体味诗中的语言,领悟那中间深层的情味。切莫囫囵吞枣,辜负祖先的一派苦心啊!

二、“组联”的灵便

古诗词中的词语是怎么组织联缀起来呢?

唐朝诗人张若虚有一首著名的春江花月夜,题目中五个名词似乎是随意地“拽”在了一块,然而我们中国人就能看明白。岂止明白,我们脑海里还能呈现出一幅图画来:浓浓的春色,浩浩的长江,莹莹的花朵,融融的月光,静静的夜晚,交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春夜图。这里没有一个动词,五个名词又在同一个语言层面上,“组联”得多么自由,多么灵便。如果翻译成西方语言,那就非得有动词、前置词不可,该是多么拖泥带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不也是如此吗?

这或许是极端的例子,然而它们却是我们汉语语法和古典诗歌词语组联方式的典型代表。我们汉语的词基本上没有形态的变化,这一点与西方语言有很大的区别;词和词或词组之间的组合基本上是靠意念来完成的,叫做“意合法”,这就比西方语言自由得多,灵便得多。而诗歌的语言,为了简洁,又多跳跃(春、江、花、月、夜之间有多么大的跳跃呀!)所以,我们读古诗词是绝不能用西方的语法去“抠”的。

还有一种情况,古诗词(特别是词)为了平仄和押韵的需要,特别是为了突出语言的形象性,常常要把语序打乱。我们用读散文的习惯去读它,往往弄不明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按散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应该是“樱桃红了,芭蕉绿了”。可是诗有诗的写法。它突出的是眼前那一片艳艳的红,浓浓的绿,那一片生机,那一种情调;换过来就没味儿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本来是“帘子在西风中卷动”呀,但女诗人要突出的是帘子卷起来的动态,以示西风的凛冽,而女诗人已瘦弱憔悴,禁不起西风相逼。这样写才有味儿,才是诗。这样读诗,才能得味。

三、音律的合谐

汉语本来就最富于音乐美,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四声。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非常好听。自从南北朝时代,我们的诗人们发现了这一规律之后,就自觉地把它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于是把这四声又归并为平仄两大类,在诗词中搭配使用。这可是个伟大的创举!从此以后,我们的诗词在音律的和谐上真是登峰造极,读起来那真是珠圆玉润,琅琅上口。唐诗(特别是其中的格律诗)、宋词、元曲,无不如此。这就为古诗词的诵读和歌唱奠定了基础。这可是近两千年我们的诗人们一代又一代惨淡经营的结果,切不可以小看了它。因此我们的祖先学习诗词特别强调背,以至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格言。那么我们今天呢?我们今天学习古诗词更要从诵读开始。读熟、读烂,背下来,在读中揣摩品味。品味它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人性美,以便陶冶性情,完善人格。

猜你喜欢
  • 《丰》情诗三百首赏析

    丰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韦应物《送李十四山东游(一作山人东游)》全诗赏析

    圣朝有遗逸,披胆谒至尊。岂是贸荣宠,誓将救元元。权豪非所便,书奏寝禁门。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欻来客河洛,日与静者论。济世翻小事,丹砂驻精魂。东游无复系,梁楚多大蕃。高论动侯伯,疏怀脱尘喧。送君都门

  • 道德的演化

    【4158】道德的演化(〔新西兰〕理查德·乔伊斯著,刘鹏博、黄素珍译,译林出版社,10 625印张,2017年10月第1版,65元)△导论:人性。1—

  • 马致远《双调·拨不断》全诗赏析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作品赏析【注释】:

  • 有关于爱民的名言名句大全

    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易·节》 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 ——《左传·哀公元年》 舟车饰、台榭广,则赋敛厚矣;轻用众、使民劳,则民力竭矣。 ——《管子·权修》 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

  • 《南乡子·天与化工知赏析》

    上片,概写荔枝的悲凉身世,发出同情的感叹。“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与人一样,双荔枝与单荔枝,都是由天工造化出来的。所不同的是:双荔枝确实罕见难得。它是天特别赐予的。“总是”二字,特别传神。绯,在古代为一种特殊的颜色,所以这种特殊

  • 欧阳修《观龙图阁三圣御书应制》全诗鉴赏

    层构严清禁,披图烂宝文。虹蜺光照物,龙凤势腾云。妙极功归一,真随体自分。孝思遵宝训,圣业广惟勤。

  • 100字古诗词朗诵(有哪些100字左右的古诗歌)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00字古诗词朗诵,内容包括推荐100字左右的便于朗诵的诗词吧谢谢,100字左右的古诗歌,诗歌朗诵100字以上急急急。号称“孤篇压全唐”的名诗。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

  • 岑参《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全诗赏析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出处】唐.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 》 【意思】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