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西方文学·品钦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西方文学·品钦

西方文学·品钦

有人把他列为乔伊斯派作家,有人把他目为反小说家,也有人把他划入后现代派小说家,而自从弗里德曼的 黑色幽默把他收辑入内之后,品钦便似乎堂而皇之地非黑色幽默不属了。但无可怀疑地,品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品钦在大学主修英国文学时,对物理学极感兴趣。后来他的作品的中心思想之所以成为“热寂说”,就是这一段学习时期的成果。

品钦的第一部小说V(1963)写的是英国人斯坦西从旧文件里发现有个被称作“V”的神秘女人和他家有些瓜葛,便决心去追寻这个女人。结果,越追寻越发现这个“V”和历史上许多阴谋事件有关系,而且,她有许多化身。他到处追寻,觉得处处都有阴谋,处处都有“V”的线索,“V”的影子,而这个“V”却怎么也追寻不到。“V”仿佛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神秘力量,左右着历史的进程,最后,斯坦西本人也不得不怀疑是否有“V”这个人物的存在了。

他的第二部小说是第49组的呼叫(1966)的女主角叫奥狄普·玛斯,她的旧情人,一个拥有无限财富的资本家,死时给她留下一张奇怪的遗嘱。她为了破译遗嘱,学会了密码术。通过密码她发现了一个称为“特里斯泰洛”的专以破坏邮政系统为事的秘密组织,便决心进行探索。结果所到之处,处处发现有那个组织的密码,她仿佛陷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虽到处摸索,却始终搞不清事实的真象。

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1973)仍是同一类型的题材。写的是美国人斯劳斯洛普为了弄清纳粹德国制造V—2火箭的秘密,而对主持制造工作的纳粹上校魏斯曼进行追踪的事。“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的弧形轨道,也是“热寂”规律的表现形式。至此,“热寂说”已经正式在品钦的创作中堂皇冠冕地表现。

“热寂说”,原是亨利·亚当提出的理论,认为任何东西都会把能量消耗到其它物质上,最后能量消耗殆尽,趋向死亡,不再成为物质而成为反物质。把这一理论应用于社会,就是说人类社会和宇宙在日趋混乱、衰竭以至于死亡。而品钦的全部著作所表述的,正是这一社会学的“热寂说”。

品钦的小说中有一个神秘的幽默、奇怪的人物,隐秘的阴谋和反阴谋,一种在双关语、典故,暗示等使用上过分华丽的风格,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消灭事物的意义,揭露生活中秘密的但却继续着的衰退和甚至在衰退之中也还固有的种种生活类型。V设计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提出了一些嘲弄性的探索、这些探索不会通向任何地方,除非,也许是通向20世纪的毁灭的中心。在这里,历史与意识,爱情与身份,科学与艺术,语言与沉默,构成一种幻想的游戏,部分毫无意义,部分不确定,而其规律也被描写成在空虚寂寞感之中。因此,美国字城(1971) 的作者托尼·坦纳认为它“每一布局都表现出衰竭和消亡,进一步趋向混乱和死亡。书中充斥各种各样的死亡景象——从现代世界的垃圾堆到月球上真正的不毛之地。”

而在他的第49组的呼叫里,品钦以抒情的和嘲讽性揭露的热情,继续热衷于减少世界的荒谬性。象在他的第一部小说中一样,性、暴行、疯狂和技术等东西构成了一种空虚寂寞的毁灭的幻觉,一种认识论方面的难以解答的问题。而这其实就是“热寂说”的蒙胧表现,到 万有引力之虹,作者更是将“热寂说”发展到登峰造极,他不仅以为小说中的大大小小的阴谋活动,甚至两性关系都视作“热寂”的表现,同时还直接以“热寂”规律的表现作标题。由此看来,坦纳对V的评价适合于品钦的所有创作。

猜你喜欢
  • 苏轼《守岁》全诗鉴赏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 白居易《卯时酒》全诗赏析

    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半醒思往

  •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赏析》

    李珣也曾写过一些隐逸之词,如《渔父》、《渔歌子》等。这首《定风波》是借范蠡事以明己志。范蠡亡吴霸越之后,功成身退,乘一叶扁舟泛游于五湖之上,啸傲风月于山水之间,过着隐逸生活。作者对他深怀仰慕之情,认为其人高洁无上。词的开头即点明他志在烟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 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暗寓李白与族叔李晔共为竹林之宴饮,同为仕

  •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 花香袭杖履,竹色侵杯斝。 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才全德不

  •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出处】唐杜甫《 贫交行 》。 【意思】手掌向上是云,手掌向下又 变作雨,这种反复无常,轻薄不诚的人 多得很,又何必一个个数出来呢? 翻 手:掌心向上。覆手:

  • 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全诗赏析

    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满日徒春华,思君罢心赏。开门见太华,朝日映高掌。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无心顾微禄,有意在独往。不负林中期,终当出尘网。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一首爱情诗,描绘了作者在元夜时思念恋人的情感。整首诗以热烈而热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渴望之情。通过对节日及自己心情的描绘,表露了对远离恋人的思念之情。辛弃疾通过细腻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温情,展现了爱情的甜蜜和苦涩。这首诗用简洁而精炼的文字,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是辛弃疾爱情诗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与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辛弃疾的诗歌以及对爱情的独特体悟。

  • 《千年古银杏》唐银生散文赏析

    登山观景,意外邂逅了两株千年古银杏。那是个大热天,与文友去双木村避暑。村子坐落赣西北九岭山南麓,山高林深,有“小庐山”之誉。趁时间

  • 必当吝啬其财,节俭其用,然后终于富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必当吝啬其财,节俭其用,然后终于富盛。》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