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欹器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钱大昕·欹器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维古宥坐②,制器示形。守中则正,太满即倾③。天道益谦,鬼神害盈。水溢而竭,墙高且崩④。乐不可极,智不可矜⑤。好胜敌至,多藏盗憎。目不见睫⑥,勿谓视明。讳疾忌医,曷延其龄。哲人知几⑦,如履薄冰⑧。鉴兹欹器,拳拳服膺⑨。
【注释】
①欹(qi)器:倾侧易覆之器。荀子·宥坐:“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
中则正,满则覆。”器注满即倒,空则歪,不多不少则正。饮酒时置于座右,提醒人不要过与不及。常为古帝王以自我劝戒的器皿。
②维:句首语气词。宥(you)坐:宥坐器,即欹器。
③倾:倒。
④且:将要。
⑤矜(jin):自以为贤能。
⑥睫(jie):眼睫毛。
⑦几(ji):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
⑧如履薄冰: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⑨拳拳:亦作“惓惓”。牢握不舍之意。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朱熹注:“拳拳,奉持之貌。”服膺(ying):谨记在心,衷心信服。朱熹注:“服,犹著也;膺,胸也。”
【译文】
古代陪人宴饮的欹器,制作这个器皿来显示各种情形。不多不少就端正,太满了就要倾倒。天道是帮助谦虚的,鬼神也坑害盈满的。水太满就会流出来,以致流尽,墙太高了就要倾塌。欢乐不可达到极点,有才智不可自负。喜好胜利,敌人就来了;藏的财宝太多,盗贼就来了。眼睛看不见睫毛,不要说视力好。讳疾忌医,怎能长寿?哲人知道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谨慎得如履薄冰。借鉴这个欹器,牢牢地谨记在心。
-
观画记看我们看不懂的事物,是很有趣的;看完而大发议论,更有趣。幽默就在这里。怎么说呢?去看我们不懂得的东西,心里自知是外行,可偏偏
-
王溥的这首之所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觉印象,是他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你,鄙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我是要歌咏它。读者乍眼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者夥矣,王溥还能说出什么?这样想着
-
文王曰:“愿闻其情。”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情也。……”(《文韬·文师》) 【译文】 文王说:“我希望能听到其中的详情
-
刘大櫆:游百门泉记 刘大櫆辉县之西北七里许,有山曰苏门山;盖即太行之支麓,而山之西南,有泉百道,自平地石窦中涌而上出,累累若珠然,《
-
该词上片劈头三句,即作当头棒喝,揭露了宋室南渡后统治阶级在西子湖上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西湖面积并不小,作者为什么说只是“一勺”呢。或以为这是作者登高俯瞰时的一种视觉,其实不然。西湖代指临安,临安又隐寓东南半壁。南宋统治者耽乐于狭小
-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名句】若志 ① 不强毅 ② ,意不慷慨 ③ ,徒碌碌 ④ 滞于俗,默默束 ⑤ 于情,永窜伏 ⑥ 于凡庸,不免于下流 ⑦ 矣。 【注释】①志:志向。②强毅:坚强。③慷慨:充满正气。④碌碌:平庸,随声附
-
上片起韵赋写泉水,这是他站在桥上观望的第一景。他将泉水写得生气淋漓,气势不凡。先着一“清”字状其色,再以“奔快”写其流势之急,这样,泉水的声色形态就似乎写足了。以下在尽头处又以虚笔转出一境,以青山试图阻碍它,而它不管不顾一味奔腾向前的姿
-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① 。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释】 ①“孤云”句:唐李白《春日独酌》诗:“落日孤云还。” 【评说】 本诗选自
-
君子贵从俗,小官能养贤。无惭折腰吏,勉食落头鲜。困有亨之理,穷当志益坚。惟宜少近祸,亲发况皤然。
-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庞公?此诗为沈辽作。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外集题第二首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