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古代兵法散文·隋唐五代兵法·讨武曌檄文》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兵法散文·隋唐五代兵法·讨武曌檄文》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隋唐五代兵法·讨武曌檄文原文鉴赏

[原文]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王。践元后于晏翟,陷吾君于聚鹿。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 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 霍子孟之不作,未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成龙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徽子之兴悲,良有以也;桓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糜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鉴赏]

讨武曌檄文,唐朝文学家骆宾王撰。骆宾王(公元640年?-公元684年?),唐朝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少有才名。做过朝官,因事被贬为临海(今属浙江)县丞。后随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他的诗文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是“唐初四杰”之一。著有骆丞集。

古代征战,多用檄文这种用于征召、晓喻或声讨的军用文体。檄文不但要求文字简洁晓畅,而且要求音韵铿锵,琅琅上口,有很大的感召力。

讨武曌檄文是一篇出色的骈体文,气势雄壮,词锋锐利,如号角鼓鼙,成为檄文千古名篇,为历代所传颂。作者骆宾王写这篇檄文时,正在李敬业属下掌文书职。有的选本又名此文为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自造名曌,十四岁时以嫔妃入侍唐太宗,封为“才人”。太宗死后,一度削发为尼。高宗时,复被召入宫。三十二岁时立为皇后,从此以后参与朝政。中宗继位,她以太后身份听政。武则天很有才干。为了保护新兴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打击宗室贵族,她能破格提拔人才。但是,她为了在朝廷中巩固自己的地位,尽树私党,任用酷吏,迫害了一批开国元老,得罪了一些特权贵族,李敬业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敬业原是开国勋臣徐绩的长孙。徐绩有功于李唐,由太宗赐姓李。李敬业也就因此能世袭为官。公元648年,他被贬职,由刺史降为司马。这年9月,他打起匡复唐朝的旗号,从扬州起兵10万,反对武则天。

讨武曌檄文第一段就武则天不得人心的一面,从她的出身、人品,直到她窥伺皇权,列举了大量的罪状,逐层剖剥。初唐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仕族”的遗风,若非出身于门阀仕族,就会被视为卑贱。文章的作者就抓住这个问题。起笔攻击她“地实寒微”,出身卑贱,人品恶劣,妒嫉淫荡。后半生,凭借她的狐媚谗言,“践元后于晏翟,陷吾君于聚鹿。”终于披上了皇后的服饰,使皇帝背上了父子两代共一个夫人的恶名。据实指点,言语尖刻。在当时的上层社会都会引起对武则天的普遍反感。据史载,武则天初读此段文时,也十分尴尬。接着,用对偶排比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历数其罪,简直毒如蛇蝎!造成了“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咄咄逼人气势。这样的人一旦主政,一定会成为国家之大灾难。现在,这种危险即在眼前。文章就势指出了武则天“包藏祸心,窥窃神器”,怀有谋政篡权的野心。举出她把皇帝的接班人软禁起来,“幽于别宫”;把自己的三亲六故都安插进重要的机关,“委之以重任”。接着作者连用四个历史上极相似的典故,描绘李唐政权如大厦之将倾,岌岌可危,这就造成了强大的舆论。

文章第二段以自己一方所占有的优势压倒对方。历数李敬业出身阀门“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天生的热爱李唐的事业。接着表示象纣王的兄弟微子和东汉的名臣桓谭,关心国家,担忧社稷,“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匡复大业,顺应天下之民心,“气愤风云,志安社稷”,语感强烈。接着就人马粮秣,军中士气而尽其铺张。“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班师出动能令星斗无光,“出岳崩颓”。作者的笔,摇动于天地山河之间,酝酿了铺天盖地的气势。增强第一段的号召力。最后“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这一组排比句,在全文中承上启下。

文章第三段指出“公等或家传汉爵”,诸公世袭李唐官禄,或与皇室为亲,或曾受命于朝廷。值此“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即高宗坟土未干,中宗就被废弃,“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你们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吗?浑如天成,读之令人拍案叫绝。武则天读文至此处,也不禁为之击节叹赏:“宰相安能失此人!”而接下去的文章,句子又显得平稳了:论爵赏,言诛罚,晓以利害,可谓宽猛相济,有张有弛,十分注意掌握分寸。“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一句收尾却又十分强劲挺拔,充满了必胜信心。

猜你喜欢
  • 《懊侬歌·南朝乐府民歌》原文与赏析

    南朝乐府民歌江陵去扬州, 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 所有二千在。这首歌选自郭茂倩《

  • 《上云乐赏析》

    乐府《神仙二十二曲》中有《上云乐》,又名“洛滨曲”。相传是梁武帝时所制,假想生于上古时期的西方神仙老胡文康,长得青眼高鼻,携弄孔雀、凤凰、白鹿,慕梁朝来游,伏拜祝千岁寿。李白拟作《上云乐》,在前人歌辞的基础上作了发挥,写西域胡人携狮子、

  • 白居易《杂曲歌辞·忆江南》全诗赏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作品赏

  • 范小青《唯见长江天际流》经典散文全集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时候住在一座古老的小城里,也曾经听说过长江,以为是很遥远很古老的故事,与自己是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会有什么关系的

  • 王国维《人间词话·神秀出国色》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神秀出国色》经典解读 神秀出国色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王国维

  • 《魔鬼的舞蹈》鉴赏

    作者: 王予民

  • 伦敦 [英国]布莱克

    我走过每条独占的街道, 徘徊在独占的泰晤士河边, 我看见每个过往的行人 有一张衰弱、痛苦的脸。 每个人的每声呼喊, 每个婴孩害怕的号叫, 每句话,每条禁令, 都响着心灵铸成的镣铐。 多少扫烟囱孩子的喊

  • 中考话题形式古诗词默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考话题形式古诗词默写,内容包括会考要求古诗文默写格式,2009中考古诗文默写新题型,怎么应对考试古诗词默写中带某些词的古诗默写比如写一个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 8月6日 长江局总行动委员会成立

    8月6日 长江局总行动委员会成立 : 1930年8月6日,中共中央长江局决定,长江局与湖北省委合并,同时将党团与工会组织也由上而下统一起来,成立长江局总行动委员会。长江局总行动委员会由项英、关向应、任

  • 《刑赏忠厚之至论》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 (1) ,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2) !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 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