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华《续通典》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续通典一百五十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杜佑通典终于唐玄宗天宝末年,是书衔接通典,起自756年(唐肃宗至德元年),到1644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为止,记录了唐后期至明代将近九百年间的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典章制度,以明代的制度最为详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书分类基本上同通典一样,惟兵、刑分开,各为一典,计有食货典十六卷、选举典六卷、职官典二十二卷、礼典四十卷、乐典七卷、兵典十五卷、刑典十四卷、州郡典二十六卷、边防典四卷。卷首有凡例十四则。材料来源比较丰富,引用书除各代正史外,还有唐六典、唐会要、五代会要、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山堂考索、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元典章、明集礼、明会典等。另外,对古今名贤的有关议论,亦如通典之例,择其精要者收入。续通典按年编次,尚有条理。但必须指出,三通馆的设立和续通典等书的编修,完全是清高宗乾隆所谓文治武功的产物。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敕令编修了许多大书,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四库全书以及包括续通典在内的续三通和清朝三通。编修这些书是作为粉饰太平的一种方法,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续三通、清朝三通虽然在保存史料方面有着一定功绩,但许多地方互相重复,其作用和影响远远不及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书。
续通典的编修,开始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完成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到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之间,有武英殿刊本,清末浙江书局有复刻本,均与三通合刻,称为九通。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有十通合刊本,续通典影印精装一册。这是目前较好也是最便使用的一个本子。
附带要介绍一下的是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北宋真宗时宋白曾撰有续通典二百卷,起自唐肃宗至德元年,终于五代周世宗显德末年。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其咸平三年奉诏编修,咸平四年九月书成。可惜此书今已亡佚,其内容、体例均不得而知了。
-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作品赏析鹤注编在上元二年冬成都作。是时高适刺蜀,以摄尹事至成都也。
-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太后挟光绪帝逃往西安。当时正在朝廷任职的词人困居在宣武门外校场头条胡同王鹏运的“四印斋”寓所,与王鹏运、刘福姚一起填词抒发家国之恨。
-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① ,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② ,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③ ,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 杀之 ④ 。公输盘不说 ⑤ 。子墨子
-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
-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着洛阳秋?
-
过零丁洋[1]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2],干戈寥落四周星[3]。山河破碎风飘絮[4],身世浮沉雨打萍[5]。惶恐滩[6]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
-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① ;市 ② ,廛 ③ 而不往,法 ④ 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 ⑤ ,稽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
-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名言: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注释: 杨子: 杨朱, 战国时的哲学家。墨子: 墨翟, 战国时的哲学家。摩: 摩秃。顶: 头顶。放: 到。踵: 脚后跟。
-
贾平凹 一 崖畔上长着竹,皆瘦,死死地咬着岩缝,繁衍绿; 一少年将竹捆五个六个地掀下崖底乱石丛里了,砍刀就静落草中,明亮亮的,像失遗的一柄弯月。现在是汉江垂暮时分,半天劳作可以暂作歇息,少年便从一石板
-
韵书。五卷。唐孙愐撰。约成书于唐开元二十年(732年)之后。 孙愐,开元年间曾作过朝议郎行陈州司法,其余不详。《唐韵》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宋代范镇《东斋纪事》说:“自孙愐集《唐韵》,诸书遂废。”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