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王瑞明《宋会要辑稿》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瑞明《宋会要辑稿》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王瑞明

宋会要辑稿是宋代官修的一部史书,分帝系等十七类,以礼、职官、食货等类的篇幅最大。是研究宋史的重要史料书。

宋代学者精于历史编纂学,勤于考证古代史,也努力于记载其本朝代的历史。在记载其本朝史方面,官府或私人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赵宋官府为编写会要体的史书,特在秘书省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叫会要所,它与国史实录院、日历所的关系极为密切。会要的编修,主要取材于实录与日历;此外,朝廷各单位及诸路监司管辖的州军所有档案,都在网罗之列,会要集中了各方面很丰富的资料。实录与日历,月纲日纬,记流水账。会要不同,会要以史实的内容为标准,按史实的性质分门别类排列。

宋代编辑的会要,计有庆历国朝会要、元丰增修五朝会要(即六朝国朝会要)、政和重修会要、乾道续修四朝会要、乾道中兴会要、淳熙会要、嘉泰孝宗会要、庆元光宗会要、嘉泰宁宗会要、嘉定国朝会要(即十三朝会要)。宋代修会要十次,共计二千二百余卷,卷数之多,为历代会要体史书所望尘莫及。宋代的会要,除李心传所编国朝会要总要曾刊行于四川以外,官修诸本,从未刊行,但官府准许臣民自由传抄。南宋秘阁所藏北宋纂修之传抄本及南宋纂修之正本,皆被元兵劫入燕京,元修宋史时,即作为重要史料根据。宋史诸志,就是脱胎于宋会要。宋会要与宋史诸志比较,详略悬殊很大,然宋会要的轮廓,大致保存于宋史诸志中。

明代初年编修永乐大典,将宋会要记载的史事分隶于各韵,计有国朝会要、续会要、政和会要、乾道会要、中兴会要、光宗会要、宁宗会要七种。当时的宋会要,已十失其一。当时文渊阁所藏之宋会要,只有残本二百零三册。明宣德年间,文渊阁藏书大半付之一炬,明万历时已不见这部书的踪迹了。

清代的徐松(星伯),于公元1809年(嘉庆十四年)入全唐文馆,任提调兼总纂官。时永乐大典虽已散失一千余册,然所存尚得十之八九。徐松是一位有心人,他利用职务的方便,凡他所看到的永乐大典上的宋会要条文资料,皆一一抄出,日积月累,得五六百卷。徐松未及排比整理就与世长辞。这部珍贵的宋会要辑稿抄本流落北京琉璃厂书肆,为江阴缪荃孙所得。不久,又流入广雅书局提调王秉恩之手。王秉恩死后,宋会要辑稿为刘翰怡购得,交刘富曾整理,徐松原抄稿被痛加删并,成初编二百九十一卷,续编七十五卷。刘富曾又参考各书,移改旧史实,增入新资料,录成清本,共得四百六十卷。这样一来,分类隶事,失检之处甚多,原抄稿面目,已不可复见,徐松原抄稿的史料价值竟被淹没;原抄稿虽有一些错别字,但一字一句,尽是永乐大典原文,可据以推定原来之次序。但刘富曾的改编本(即清本)有少数篇幅,确是大典原文,而不见于徐松原抄稿,因此,它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宋会要辑稿,是从刘翰怡处购得的徐松原抄稿的北京图书馆影印本。公元1935年影印三百部,每部二百册。其中帝系、后妃六册,礼、乐、舆服、仪制、崇儒、运历、瑞异五十一册,职官四十九册,选举十四册,道释一册,食货四十三册,刑法八册,兵十五册,方域、蕃夷十三册。解放后,据以出版了新的影印本。

宋会要辑稿所记载的,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一代之要政,往往随文附见,有许多资料是宋史上所难以见到的。有一些史料,仅见于本书,或他书简略,而本书详备,如王临川集所记“制置三司条例”云:“诸司则用事往往为伏匿,不敢实言,以备缓急。”不明其意。查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二至三,及四十二之二〇至二一,“诸路之财,平时往往巧为伏匿,不敢实言,以备缓急。”这就说得很清楚了。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它记载了丰富的经济史料,田制、田赋、水利、户口、矿冶、茶法、农业生产技术及采矿技术,叙述甚详。有人对此书赞赏不已,指出“此天壤间绝无仅有者”。影印本宋会要辑稿存在不少问题,如已查出有五十四处较大篇幅的复文。

为使用宋会要辑稿资料提供线索,有宋会要研究备要,收有宋会要辑稿的项目(标题),及其所载册数、页数、原载永乐大典卷数和收录的年次等,使用甚为方便。

猜你喜欢
  •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汉·扬雄《法言·学行》,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第七部分 文体作法

    1.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文体之一,始于明代,盛于清朝,直到光绪末年才废除。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一定的规

  • 钟叔河《笼中鸟》随笔

    笼中鸟今年春节特别热闹,电视节目里出现了几十年没演过的《四郎探母》,果然是升平气象,不再怕杨延辉发牢骚了,但也别有一番感想。“我好

  • 李白《送殷淑三首》全诗赏析

    海水不可解,连江夜为潮。俄然浦屿阔,岸去酒船遥。惜别耐取醉,鸣榔且长谣。天明尔当去,应便有风飘。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痛饮龙邻

  • 李元洛《崩霆琴》

    梧桐叶落的深秋时节,我在谭嗣同的浏阳。虽然迟到了许多岁月,但我终于前来这里补上中国近代史最悲壮的一课,追寻那至今仍回荡于天地之间的崩霆琴的绝响。 浏阳位于湖南省东部。翻开发黄的史册检索,古代九州时属于

  • 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全诗赏析

    廓落青云心,交结黄金荆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哂。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虎士秉金

  •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出处】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翻译】朝拜完毕回到宫属,为皇上拟写诏书,归去的路上身上的玉珮叮叮作响。 【全诗】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寓言“巴豆孝子”注释、翻译和解说

    近有大贵,孝悌著声 ① ,前后居丧 ② ,哀毁踰制 ③ ,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以苫块 ④ 之中,以巴豆 ⑤ 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 ——《颜氏家训·名实篇》 【注释】 ①孝:孝敬父母、祖先;悌:

  • 《戊戌清明在吴去春阅武于河朔今被召参贰大农赏析》

    【原题】:戊戌清明在吴去春阅武于河朔今被召参贰大农悦然有感

  • 高原上壮观的文学树林——宁夏文学创作管窥

    高原上壮观的文学树林——宁夏文学创作管窥◎蔡家园宁夏文学是黄土高原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新时期以来由“一棵树”(张贤亮)发展到“三棵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