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忍学《四十四德量过人》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忍学《四十四德量过人》译文与赏析

四十四德量过人

四十四德量过人

韩魏公镇相州,因祀宣尼省宿,有偷儿入室,挺刃曰:“不能自济,求济于公。”公曰:“几上器具可直百千,尽以与汝。”偷儿曰:“愿得公首以献西人。”公即引颈。偷儿稽首曰:“以公德量过人,故来相试。几上之物,已荷公赐,愿无泄也。”公曰:“诺。”终不以告人。其后为盗者以他事坐罪,当死,于市中备言其事,曰:“虑吾死后,惜公之德不传于世。”

【译文】

魏公韩琦镇守相州的时候,因为祭祀孔子庙,所以住宿在外地。有个小偷入室行窃,举起刀对韩琦说:“我无法自己养活自己,所以来向您请求周济一下。”韩琦说:“茶几上的器具价值百千钱,全部都可以给你。”小偷又说:“我想得到你的头,将它献给西边国家的人。”韩琦听后便伸出脖子。小偷低下头说:“因为我听说过您非常有气量,所以就想来试试您。茶几上的东西,承蒙您已经送给了我,希望您不要把这件事泄漏出去。”韩琦说:“好的。”最终他兑现了一生不告诉任何人的承诺。后来,这个小偷因为其他事犯了罪,被判了死刑,在刑场上,他将这件事详细地说了出来,说:“我担心我被处死之后,韩琦的德行就不能被世人所知了。”

【评析】

世间有轻薄的风俗,一些人常常说话不算数,言不由衷、不守信用。这样的做法令人生厌。韩琦的宽大为人尽人皆知,但是,通过这则故事,我们也看出了他诚信为人的优点。向一个小偷承诺过的话,他都最终兑现了。

一个人只有诚信才能立身,一个国家只有取信于民才能立国,一个企业只有诚信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从事任何活动,都要以“信”确立自己的地位。向别人承诺过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做到,如果遇到困难,不能兑现自己的诺言,我们也需要向对方解释清楚其中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歉意。否则,就会被看成是一个没有信誉的人,使自己在日后的为人处世方面遭遇很大的阻力和挫折。一个人如果不守信,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那么做任何事情都会难有成就。

典例阐幽诚信方能立国

晋文公攻打原国,和大夫们约定10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因此只携带了可供10天食用的粮食。可是10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3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晋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了10天的期限,若不回去,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晋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晋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猜你喜欢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和赏析

    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

  • 古诗文《长门赋 并序》原文|注释|赏析

    [汉] 司马相如 孝武皇帝陈皇后 ② ,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 ③ ,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 ④ 。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 ⑤ 。陈皇后复得亲

  • 典故“断送老头皮”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宋赵令畴《侯鲭录》:真宗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 《最高楼·咏梅赏析》

    宋人咏梅的词不可胜数,并且大多把它写得高不可攀,像要傲视一切,以寄托自己的尘世思想。在写作手法上,象“寿阳”、“弄笛”之类的历史典故,经常被采用。而这首词却能独出心裁,把梅花写得清新高洁,其他花难以望其项背,但在作者笔下,梅花并非傲视一切,

  • 《倦夜赏析》

    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此诗题目却有点悖于常理。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应不会“倦”。因此,诗人夜里为什么会疲倦是这首诗的一条重要线索。   起句云:“竹凉侵卧内,

  • 《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

    师道类名言赏析《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鉴赏和解析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

  • 古代名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注释与译文

    【名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注释与译文]鸭绿,深绿色,代指春水。鹅黄,嫩黄色,代指新柳。粼粼(lín),水清澈明净的样子。袅袅(niǎo),细长柔美的样子。两句的意思是:在春风吹拂下,深

  • 《玉楼春》原文和解析

    玉楼春 清啸花斋重刊本《玉楼春》扉页书影 清啸花斋重刊本《玉楼春》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觉世姻缘玉楼春》。十二回,一作四卷二十四回。题“龙邱白云道人编辑,颍水无缘居士点评”。作者姓名及

  • 国学名句“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出处和解释

    【名句】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 语出宋代辛弃疾《定风波》词。不要遥望着中原徒叹荒凉,本朝的收复大业需要你写出雄壮的诗篇!说明创作应当为现实斗争服务。这是作者关于文学功用的基本思想。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