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绅·却兼味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王绅·却兼味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昔范文正公②,至晚必思平日所为事与所奉者。直,则瞑目鼾睡;或有不及,必竟夕踧踖不宁③。其自持之功若此,故能成其德业。心切慕之而未能效也。且虑岁月迅迈④,志气无成,而悔尤日益以至⑤,故凡于食顷遇兼味⑥,务峻却之⑦。此虽非古人之所用心,亦庶乎节忍之一端云尔⑧。因箴以自警。人身之奉,惟适于中。侈约得宜⑨,何俭何丰?万钱下箸⑩,三韭自给(11)。于己无裨(12),于道无益。行或不臧(13),与物无异。取物以奉,是食其类,宜受其养。矫情饰愆(14),弃礼弗居,是曰逆天。我心思之,彼此交愧。志业未就,奚补于世?念兹遗体(15),弗养或伤。养尔失中,天必我殃。故凡食顷,却其兼味。以节吾欲,以安吾义。且惧志懈,厥德不疑(16)。庸述斯箴(17),以为心铭。【注释】①却:拒绝,推却。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②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③竟夕:整个晚上。踧(di)踖(ji):恭敬而局促不安的样子。④迅迈:迅速前进。⑤悔尤:悔恨,过失。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⑥顷:短时间,一会儿。⑦峻却:严峻地拒绝,推却。⑧庶:庶几,差不多。云尔:罢了。⑨侈约:奢侈和节俭。⑩箸:筷子。(11)三韭:南朝齐庾杲之家贫,食唯韭薤、蒲韭、生韭,谓之三韭。见南齐书·庚杲之传。后泛指疏菜。(12)裨(bi):补益。(13)臧(zang):善。(14)矫情:掩饰真情。饰愆(qian):掩饰过失。(15)遗体:身体。古称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的遗体。礼·祭义:“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16)厥:其。(17)庸:乃。【译文】从前的范仲淹,每到晚上,必定思考平日所做的事和所奉行的,若是直,就闭上眼睛呼呼大睡;也许有做得不够的,必定整个晚上局促不安。他自己所持的修养工夫是这样,所以能够成就他的道德、事业。我的心深深地景仰他,但未能效法。并且考虑时光过得太快,自己的志向没有成就,而悔恨过失日益增加。所以,凡在吃饭的时候,遇到两种以上的菜肴,必定坚决拒绝。这虽然不是古人所用心的地方,也差不多是节制忍耐的一个方面。因而写箴以自警。人身的奉养,应该适中。奢侈和节约要适宜,还有什么节俭和丰盛?花一万块钱才动筷子,吃过于便宜的蔬菜自给自足,对于自己没有补益,对于道也没有益处。行为如果有不善的地方,跟物有什么区别。取物来奉养自己,是吃他的同类,应该接受它的营养。掩饰真情,遮掩过失,不按礼办事,这叫做逆天。我的心思考这件事,对彼对此都很惭愧。志向和事业没有完成,对于世上有什么补益。考虑到我这身体是父母给的,不奉养或许会有伤害。奉养你不适中,天必给我带来灾殃。所以凡是吃饭的时候,拒绝吃两种以上的菜肴。用来节制我的欲望,用来使我安于道义。还怕志气松懈,对这种品德没有怀疑。便写了这首箴,作为对心的铭文。
-
阅读回望回望一:贾平凹的散文里有许多写人的篇章,情感真挚动人。请仔细阅读《祭父》《我不是个好儿子》《我的小学》,看看里面的主人公有
-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出处】唐王维《八阵图》。 【译注】长江一直在奔流着,但诸葛亮的八阵图遗迹却终不消失。 遗憾的是刘备不听诸葛亮的话大举侵吴,结果遭到惨败。语句深沉,无限感慨。 【鉴赏
-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出处】 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注】半山腰看到海上升起红日, 高空中听见天鸡的鸣叫声。天鸡:神话 传说中的鸡。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 记》卷下记载:东南有桃都
-
《从军行》和《渔家傲》是两首不同题材的古诗,但它们在表达主题上有一些共同之处。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坚强意志和追求理想的决心。王昌龄的《从军行》描绘了战场上的壮丽景象,鼓励士兵们奋勇向前。范仲淹的《渔家傲》则展现了普通渔民的无畏精神,追求自由与幸福。两首诗都融入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自由和荣耀的追求。通过对比赏析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由、坚定意志的价值理念。
-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古诗词(一到六年级语文课本里面所有出现过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一到六年级语文课本里面所有出现过的古诗词,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全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课本中出现的古诗。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
-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匡复属何人,君为知音者。传闻武安将,气振长平瓦。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
窗前堆梧桐,床下鸣络纬。佳人尺书到,客子中夜喟。朝来一樽酒,晤语聊自慰。秋蝇已无声,霜蟹初有味。当为壮士饮,眦裂须磔?胃。勿作儿女怀,坐念?萧蛸畏。山城亦何有,一笑泻肝胃。泛舟以娱君,鱼鳖多可饩。纵为
-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注释】 选自宋·苏轼《文说》。 斛(hú):古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滔滔汩汩(gǔgǔ):水奔流的样子。 赋:赋予,给予。 【赏析】 苏轼是宋代文艺才能最全面、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天才作家,英明天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