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芙蓉楼送辛渐》古诗词鉴赏
作者: 童继红崔承枢魏惠明
【原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2),平明送客楚山孤(3)。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
【原诗作者】:王昌龄
【导读入境】:
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在众口交毁中,屡遭贬谪。唐开元末年,诗人的好友辛渐北上洛阳,诗人陪辛渐从江宁连夜到润州。此诗即写第二天早晨江边之送别。
昨晚下了一夜的寒雨,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水天相连,浩渺迷茫。清晨诗人送辛渐来到江边,辛渐即将由此登舟北去洛阳了。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孤峙于苍茫平野之外的楚山之中。一种孤寂、怅惘之感油然而生。辛渐将去的洛阳有诗人的亲朋好友,他们肯定很惦记诗人在这里的情况。诗人托辛渐转告洛阳亲友:我为官高洁清白,正如同清澈无瑕的玉壶中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
【赏析】:
王昌龄在送别辛渐时,向友人表示了自己坚守廉洁的志向,与之共勉。
本诗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第一句便以“寒雨”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不仅写出离别时之气候景色,那寒意其实已沁透了两个离人内心。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意境开阔,且着一“孤”字,便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自己处于逆境中之孤寂、凄苦已包含进去。
第三四句写诗人虽屡遭贬谪,坎坷不平,但决不改变初衷。以冰心玉壶自喻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冰心置于玉壶的比喻又与诗中屹立在江天之中的楚山形成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冰清玉洁、孤介傲岸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思考题】:
1.“连”字和“入”字仅仅是写雨势吗?诗人为什么要写楚山的“孤”呢?这些字词的运用有何妙处?
2.按常情,诗人应问候亲友,为什么却写亲友如何打听自己的境况?
-
1春天里,雨打窗棂的夜,心却愈发安静。枕畔听得风儿歌谣,和着雨,和着路边的白玉兰。玉碎点点,凌波微步踏春而来,温润细腻,是白玉兰蕊
-
【原题】:山中醮后一日雪仍留山中雾雨溟濛混然如一气未分也
-
[中国]闻一多 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演讲词】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
-
微之谪去千余里,太白无来十一年。今日见名如见面,尘埃壁上破窗前。
-
苏轼《卜算子》苏 轼 苏 轼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② 。时见幽人独往来 ③ ,缥缈孤鸿影 ④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
A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 “此话怎讲?” “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 “话
-
我嗟身老岁方徂,君更官高兴转孤。军门郡阁曾闲否,禹穴耶溪得到无。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盆思共彩呼卢。一泓镜水谁能羡,自有胸中万顷湖。[微之诗云: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故以此戏言答之。]
-
群鸦聒噪, 嗖嗖地飞向城里栖宿, 快下雪了。—— 有故乡者,拥有幸福! 你站着发愣, 回首往事,恍若隔世! 你何等愚蠢, 为避严冬,竟逃向人世? 世界是门, 通往大漠——又冷又哑! 不论谁人 失你之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欣赏1500字,内容包括古诗词鉴赏作文1500字,古诗文赏析1500字,古诗赏析1000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翠竹有心扎根破岩,才有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洒脱坚毅。人亦如此,让心灵扎根,目标在前,才有了拼搏的动
-
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