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1]
张籍
【原文】
君知妾[2]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3],良人执戟明光里[4]。
知君用心如日月[5],事夫誓拟同生死[6]。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释】
[1]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2]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3]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起:矗立。
[4]执戟(jǐ)指守卫宫殿的门户。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5]用心:动机目的。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6]事:服侍、侍奉。拟:打算。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双层内涵的唐诗精品,是唐代诗人张籍自创的乐府诗。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为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因此不为所动。这首诗便是一首作者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这首诗单从表面看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的言情诗,本质上其实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是用以明志。此诗词浅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立场。全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上细腻奧帖,人情人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
《水调歌头》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该词表达了辛弃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他以流水的比喻,抒发了自己的苦闷之情。同时,辛弃疾也表达了他对国家不幸和社会的批评。这首词通过紧凑而深情的语言,深入人心,成为唐宋词代表之作。
-
散庭空雀噪入檐,闭门独宿夜厌厌。似闻梨枣同时种,应与杉篁刻日添。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先生坐待清阴满,空使人人叹滞淹。
-
张郃传张郃传 【题解】 张郃(?-231),字俊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
-
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背凋零太半无。世上争先从尽汝,人间斗在不如吾。竿头已到应难久,局势虽迟未必输。不见山苗与林叶,迎春先绿亦先枯。
-
相公罢论道,聿至活东人。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尘。遂令河南治,今古无俦伦。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相公谓御史,劳子去自巡。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哀鸿鸣清耳,宿雾褰高旻。遗我行旅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爱校尊师的诗句,内容包括秋有关于爱校守纪文明尊师的诗句,表现尊师爱师的古诗词三首,关于爱校,爱师,爱同学的诗歌,最好在明天之前!!。《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唐 作者: 王昌龄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
-
野菊花是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与菊花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所
-
上片开首,作者采用用对比的手法说:“洞户深深掩。笑世间、浓脂腻粉,那般妆点。”描写那白海棠的可爱,说它素洁的淡妆,是不以浓妆艳抹为美的。此处特点是词人用了拟人化的口吻,同时这里也映射、批评了世俗的审美。随即词人又赞美白海棠“认取朦胧明月
-
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原谷径途涩,春阳草木敷。才遵板桥曲,复此清涧纡。崩壑方见射,回流忽已舒。明灭泛孤景,杳霭含夕虚。无将为邑志,一酌澄波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