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全集《晏婴辞更宅》原文赏析与注解
晏婴辞更宅
(昭公三年)
【题解】
晏子以丞相的尊崇地位屈居“解困房”,一直以来都被当做道德高尚的表率,其实更深一层的原因可能是吸取崔杼等人飞扬跋扈而灭亡的教训,刻意低调的世故之举。他屡次辞谢更宅,其用意也在于以实际事例提醒景公,酷刑对人民、对国家的伤害,告诫他作为一个“领民治民”的国君,一定要体恤民间的疾苦。
【原文】
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50],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51]。”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52]?”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53]。故对曰:“踊贵屦贱。”既已告于君,故与叔向语而称之。景公为是省于刑。
【注释】
[50]湫隘:潮湿狭小。嚣尘:喧闹多尘。
[51]爽垲:高畅明亮。
[52]里旅:当地的群众。
[53]鬻踊:出卖假脚。
【译文】
当初,齐景公想更换晏子的住宅,说:“您的住宅靠近市场,潮湿狭小,喧闹多尘,不适合居住,请您换到一所爽亮干燥的房子里去住。”晏子辞谢说:“君王的先臣曾经住在这里,下臣不足以继承先臣的业绩,住在里边已经很浪费了。况且小人靠近市场,早晚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是小人的便利,哪里敢麻烦邻里迁居为我建造新房子?”齐景公笑着说:“您靠近市场,了解物品的贵贱吗?”晏子回答说:“既然以它为利,哪能不知道呢?”景公说:“什么贵?什么贱?”当时,齐景公滥用刑罚,有出卖假腿的,所以晏子回答说:“假腿贵,鞋子贱。”晏子已经告诉了国君,所以跟叔向谈话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齐景公为此便减省了刑罚。
【原文】
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54]。’其是之谓乎!”
【注释】
[54]遄:快速。已:阻止。
【译文】
君子说:“仁义之人的话,它的利益广博啊!晏子一句话,齐侯就减省刑罚。诗说,‘君子如行福佑,祸难差不多就可以快速阻止了’,说的就是这个吧!”
【原文】
及宴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55],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注释】
[55]里室:邻居的住宅。指为造新宅而拆毁的邻居的家。
【译文】
等到晏子去了晋国,齐景公便更换了他的住宅,晏子回来后,新房就已经建成。晏子拜谢以后,随即拆掉了新房而建造邻居的住宅,恢复到和原来的一样,让原来的住户回来,说:“俗话说:‘不是住宅需要占卜,而是邻居需要占卜。’这几位已经先占卜邻居了,违背占卜是不吉祥的。君子不去做不合礼的事情,小人不去做不祥的事情,这是古代的制度,我怎么敢违背它吗?”终于恢复了旧居。齐景公刚开始不答应,晏子委托桓子代为请求,齐景公才答应了。
【评析】
本文围绕齐景公想要为晏婴更换住宅的事情,描绘出晏子仁者见智、心胸坦荡、不贪图奢侈生活的形象。
开篇指出晏婴的住宅“湫隘嚣尘,不可以居”,齐景公第一次想为晏婴更换住宅,但他断然拒绝,原因有二:一是住宅乃是先辈居住过的地方,自己住在这里已经够奢侈了,因此丝毫不觉得狭小。二是住宅靠近市场,买东西什么的很方便,所以不在乎它的喧闹。齐景公又在晏婴去晋国之时,第二次更换住宅,为他翻修房屋。在晏婴回来之时还是被恢复了原状。
晏婴两次拒绝更换住宅,是他尚俭美德的体现,是对平民百姓的仁慈,也是以实际行动把自己和横征暴敛者区别开来。晏婴拒绝更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不想和齐景公走得太近,因为他们在国家衰世之时,只考虑自身安危,未曾考虑百姓的安危,同时这也是在警示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恩宠,要有长远眼光。
-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诗题属乐府琴曲歌辞。引是引唱或序奏之意,后为乐府诗的体裁之一。此诗写作时间不可确考,但从诗的感情内容而言,大概作于贬官朗州时期。 首句“何处
-
灵山的夜晚 这是初秋的一个夜晚。 是过去和未来的许许多多的初秋夜晚中很普通的一个夜晚。 天气渐渐起了凉意,没有月亮,傍晚的时
-
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课本中古诗词(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书中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课本中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书中的古诗,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书中的古诗,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课本中出现的古诗。【一年级上册】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
-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
-
(明)黄洪宪 长城古堞俯沧瀛①,百二河山拥上京②。 银海仙槎来汉使, 玉关秋草戍秦兵③。 星临尾部双龙合④, 日照平沙万马明。 闻道辽阳飞羽急⑤,书生急欲请长缨⑥。 【题解】 山海关在秦皇岛市东北15
-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出处】唐岑参《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 【意思】 在秋天的夜里,我一边散步,一边观赏这清凉的夜空景色,同时也怀念着幽居山中的你;想那空旷的山中,此时必已静寂无人声,
-
欧阳修 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 不知芳渚远,但爱绿荷深。 据《居士外集》目录注,此诗写于宝元二年(1039)。 “百花洲在吴县城内西南,北自胥门,南抵盘门,水极深广”(《清统志》)。梅尧臣有歌唱之,
-
这首诗是孟浩然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第一联写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
-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吕坤 《呻吟语》,重道立
-
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句尖。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炎帝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