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托姜尚之名而撰《六韬》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托姜尚之名而撰《六韬》

托姜尚之名而撰六韬

六韬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是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在舜执掌天下的时候,他手下有个姜姓首领有功于社稷,有功于百姓,舜就将吕这块地方赏赐给他,故称之为吕氏。

吕氏家族一度十分兴旺,后来家道中落,到商周之际,吕氏家族传到了吕尚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后来,又到孟津从事卖酒生意。

姜尚虽然贫寒,但人穷志坚,他胸怀大志,有着远大的抱负。他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这一天,还真让他等到了。

当时,殷商国君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因此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周国的仁政吸引了天下的百姓慢慢都聚往西部,四边诸侯也望风依附。一直寻找机会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这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一个是寻觅良主的不世之材,一个是希望材为我所用的不世之主。二人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

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

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

核心意思是,要想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十分高兴,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姜尚这位贤能之士有了用武之地。

西伯姬昌大力招贤纳士被商纣王知道后,他怀疑西伯姬昌意欲图谋不轨,夺取他的天下。他下令召姬昌进宫,将他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姜尚和散宜生等姬昌手下的谋臣给纣王送去了绝色美女和奇珍异宝。

好色并且贪财的纣王见色欣喜,他下令将姬昌从监狱放出。文王归国后,与姜尚暗地里谋划如何讨伐无道的纣王,倾覆商朝政权。姜尚积极制定出许多攻打商纣王的方案。

姜尚建议西伯姬昌一方面在国内发展生产,打下灭商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对外表面上顺从殷商的管理,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剪除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的势力。

在姜尚的积极谋划下,归附西伯姬昌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逐步占领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最后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取代殷商,创造了条件。

西伯姬昌死后,武王姬发继位,他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周朝逐渐羽翼丰满,国势日隆。

约公元前1059年,周武王决定检验自己的威望和号召力,试探振臂一呼,是否有四方响应的效果。于是周军在姜尚的统帅下,浩浩荡荡开到孟津,周武王在孟津举行了“孟津之誓”,发表了声讨殷纣王的檄文。

令武王欣喜的是,声讨檄文一发表,八百诸侯热烈响应,纷纷派兵会诸此地,显示了武王的声威。当时许多诸侯都说,商纣王可以讨伐了,但是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殷商王朝的统治虽已陷入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境地,但其内部尚无明显的土崩瓦解之状,如果兴师伐纣,必然会遭到顽强抵抗。于是,决定班师而回。

殷商王朝日益腐败,纣王日夜欢歌不休,商朝百姓苦不堪言,他们纷纷逃离商朝,武王和姜尚见讨伐商纣的时机终于到来,遂组成以姜尚为统帅的讨伐商纣的各路兵马。

公元前1046年左右,讨伐大军在进军到距商朝都城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历数商纣王的许多罪状,指挥军队准备和商纣王决战。这时候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商议对策。

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其他地区,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虏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17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了商朝的灭亡。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建立在营丘。姜尚在齐国政局稳定后,开始政治制度改革。他顺应当地的习俗,简便周朝的繁文缛节。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渔盐之利。于是天下人来齐国的很多,齐国成为当时的富国之一。

姜尚有着丰富的兵学思想和实战经验,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战国末期,有人托姜尚之名编撰了兵书六韬,基本上反映了姜尚的军事实践活动和他的韬略思想。

猜你喜欢
  •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为政用典名句

    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 其过鲜矣 ”

  • 参加古诗词大会的建议(对中华诗词大会的评价)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参加古诗词大会的建议,内容包括对唐诗宋词朗诵比赛的建议,对中华诗词大会的评价,你对中华诗词大会印象最深刻的评价是什么。应该是在北大。陈更,1992年出生,咸阳秦都区人,陆续参加过《中华好诗词》《成语英雄》《最爱是中华》《最爱中国字》等多个国学节目,并取得

  • 苏轼《绝句》全诗鉴赏

    春来濯濯江边柳,秋後离离湖上花。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

  • 《李孝叔赵有翼赵存中黄子登沈正卿曾同季有观赏析》

    【原题】:李孝叔赵有翼赵存中黄子登沈正卿曾同季有观梅道场之约仆偶过西山不得陪六客之末归读众作因继韵

  • 古文辞类纂《魏弱翁谏击匈奴书》全文

    魏弱翁谏击匈奴书 臣闻之,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

  • 苏轼《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全诗鉴赏

    土晕铜花蚀秋水,要须悍石相砻砥。十年冰蘖战膏粱,万里烟波濯纨绮。归来诗思转清激,百丈空潭数鲂鲤。逝将桂浦撷兰荪,不记槐堂收剑履。却思庾岭今何在,更说彭城真梦耳。(来诗述彭城旧游。)君知先竭是甘井,我愿

  • 黄亚洲《为祖国而歌》

    我想起国庆阅兵站在红旗飘扬的天安门广场,我想起威武壮观的阅兵。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说此刻辛弃疾与岳飞在隆隆前进是可以想象的,他们的

  • 《冬柳赏析》

    此诗的一、二句写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态,是静景。诗人住在郊外,不写自己的窗刚好对着一行柳树,而写柳树对着诗人的门窗,显得新奇别致。三、四句转而写动景:霜风劲吹,枯枝断落,鸥鸟惊飞。诗人用精炼的笔墨,描绘出一幅鲜明的画面,有声有色,形象十

  • 屠格涅夫经典《霍里和卡利内奇》作品赏析|导读

    霍里和卡利内奇但凡有人从波尔霍夫县和日兹德拉县这两个县城经过的时候,他一定会为奥谬尔省的人和卡卢加省的人之间的巨大差异而感到惊讶。

  • 白居易《秋江晚泊》全诗赏析

    扁舟泊云岛,倚棹念乡国。四望不见人,烟江澹秋色。客心贫易动,日入愁未息。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