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如农功,日夜思之》为政用典名句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
——之江新语·为政者需要学与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对“三农”颇为熟知和亲近,他多次引用描写农村和田园风光的诗句,并熟稔农事谚语,用农事比喻从政,这是他对政农相通的深刻体会。干部就是干事的,我们要靠作风吃饭,靠干事出活。反之,如果脑子不装事、心里不想事、手里不干事,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干部有什么价值?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当干部就要在状态,有抱负、敢担当,在其位、谋其政,这是起码的为政之德。这种状态,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真正把岗位当责任、把工作当使命,时时兢兢业业、事事如履薄冰,“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这种状态,也不是用力蛮干,而是要讲究方法艺术,不仅是想干事、敢干事,而是会干事、干成事。正所谓,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完,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盲干、多一些巧干,才能以细心谋事、用恒心成事。
■原典
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释义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子产在郑国为卿时说的话。大意是,从政要像农民种地一样上心,播种过后,雨雪风旱,日夜操心。一开始思虑周全,最后才能成功。子产还说:“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意思是,凡事从早到晚去办理,细想然后再做,跟农事有次序一样。这样才会少有过失。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农民勤于劳作,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在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之中,企盼有一个好收成,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同时,无论是农功还是政事,“思”都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思其始而成其终”。农功之思反映在对农事筹划、安排、管理的全过程中,只有多思善思,不断总结,才能掌握农事的规律,不违农时,不误农事,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从政亦然,只有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才能造福一方。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的特点。因为注重发展农业经济,将发展农业视为安天下、稳民心的关键,所以才以农喻政。
-
陈子昂南登碣石馆, 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 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营营。所嗟经时别,相去一宿程。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之子未得意,贫病客帝城。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隐几自恬淡,闭门无送迎。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清机发为
-
萧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
-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翻译:
如果能拥有千万座宽敞的房屋,让全天下的贫苦人都能欢笑,即使遭遇风雨也能像山一样稳固不动!
上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
下一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怎样 -
宋诗派是清朝道光以后形成的诗歌流派,其倡导者包括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湜诸人。由于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主张把诗歌引入了形式主义的歧途,宋诗派的倡导者们力图以诗歌模拟对象的改变来解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1994年3月14日,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记的日子,也是改变我命运和人生轨迹的时刻。这一天,我义无反顾地放弃了老家的工作,踏上了西行的
-
【注释】:读《史记》有感——这标题真是巨大无比,虾蟆吃天 ,且看他如何下口:“试课阳坡,春后添栽,多少杉松 。”——谁也想不到,本篇竟会是这样一个开头:词人悠哉优哉,踱到自家庄园的南山坡上来核检开春后新栽树木的棵数了。此情此景,实即辛弃疾同
-
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甯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欃枪扫河洛,直割鸿沟半。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自来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