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之《明实录》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张翼之
明实录二千九百二十五卷,明代胡广等历朝史官撰修。
明朝建立后,和以前的封建王朝一样,由翰林院的修撰、编修、检讨等官负责撰修国史。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72年(洪武五年)开始建立较完备的官方档案保存制度,规定要把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收藏在金匮里,凡是皇帝颁发的诏令、大臣奏事簿籍等都要按照会要体例编成类书,叫“钦录簿”,由各台、省、府建铜柜加以保存。等新皇帝即位后,就任命史官根据这些档案撰修前一个皇帝的实录。实录修成后,照例誊写两本,正本收藏在宫内,嘉靖年间皇史宬建成后,宫内藏的实录正本即移存于此。另有实录副本藏于内阁。明代二百多年中,先后修成十五朝实录(建文朝附太祖实录,景泰朝附英宗实录)记载了十七个皇帝的事迹。其中只有崇祯实录十七卷,是清代初期撰修明史时补辑的。
明实录在撰修过程中和撰修以后,明、清两代史家曾纷纷加以评论,明实录的价值,言人人殊。如指责它取材但凭吏牍,立传但纪迁擢,内容支离琐碎,轻重不当,掩非饰过,过多曲笔,甚至斥为无史。推崇的呢,则表示对它不敢有一言一事之遗等等。
客观地说,明实录所记史事都有宫廷和朝廷各部门的档案作依据,其中虽多曲笔和饰讳之处,但它的史料价值要比一般记载为高,特别是清修明史,凡涉及清室祖先的史实,多加隐讳。明实录在记载边疆少数民族的活动方面,尚能据史直书,史料价值较明史为高。
但是,由于明实录是官修史书,就必然带来难以避免的缺陷。从朱元璋起,明朝皇帝都对封建文化采取严厉控制政策,屡兴文字狱,片言只字,往往招来横祸,史官们撰修实录,自然是只说好,不说坏的。还有一些史官,如焦芳等人,谄事权阉刘瑾,好恶任情,是非颠倒,更使实录记载失实。特别是那些非法夺得帝位的皇帝,为掩饰他的劣迹,在撰修前一朝实录时,也要求有较多的隐讳和曲笔。如太祖实录,在永乐年间,曾重修过两次,修改的目的在于预示太祖原打算传位给成祖,而不是建文帝。朱棣为了这个目的,不惜否认自己的生身母亲,而强认马皇后为生母。太祖实录经这样一改再改,结果是越改越失真。更可笑的是所谓睿宗实录,这位“睿宗”是明朝根本没存在过的“皇帝”。他本是宪宗的儿子,被封为兴献王,后来,因为他的儿子朱厚熜(zǒng总),在武宗死后继位是为世宗,兴献王也就被追尊为“献皇帝”,庙号“睿宗”。公元1525年(嘉靖四年),世宗要替他的父亲撰修实录,任命徐公祚为监修,费宏为总裁,主持其事。徐公祚他们只好请来兴献王府里的臣僚和太监,由他们提供资料。就这样,只花了一年时间,便拼凑成了多达五十卷的睿宗实录。这部没有任何史料价值的“实录”,在当时已没有学者愿意去读,因而也就不能流传到今天。
明朝初年本有禁令,一朝实录修成以后,正副两本便深藏宫中和内阁,非预修实录的人员不得见。民间更是没有流传。万历年间,因要改小实录的版式,全部实录重抄一遍,大臣们就趁机私自抄出节录本,于是世间渐有明实录流传。但是,经过辗转传抄,讹误脱漏的地方很多。现在传世的明实录有几种,其中以北京图书馆所藏的原内阁副本最为完善,可是,仍缺天启四年十二卷及七年六月一卷。此外,南京图书馆藏的一部明实录讹字也多,附有后人补辑的崇祯实录二十五卷,原为江苏国学图书馆收藏的传抄本,日伪统治时期,南京梁鸿志于夹壁中获得,因恐流失,决计影印出版。从1939年起开始印刷,第二年二月全部印出,共计二千九百二十五卷,装成五百册,即今流传于世的明实录。在台湾,1961年以后,也以北京图书馆藏本显微胶卷陆续影印出版,并附有原本所缺的崇祯实录和崇祯长编等及一部分皇帝宝训,是现今所见明实录中最全的本子。
明实录撰修情况表
-
盛业冠伊唐,台阶翊戴光。无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蜀辍新衡镜,池留旧凤凰。同心真石友,写恨蔑河梁。虎骑摇风旆,貂冠韵水苍。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栈压嘉陵咽,峰横剑阁长。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回首峥嵘
-
别业埇城北,抛来二十春。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
-
作者: 李芳明 【本书体例】
-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六幕历史剧。阳翰笙著。写于1941年9月。剧本描写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杨韦事变”的经过,以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影射、控诉现实社会国民党残杀新四军、破坏抗战的血腥罪行。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出身富豪的北
-
上元应制蔡襄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
-
[原 文]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青③,取之于④蓝⑤,而青⑥于⑦蓝;冰,水为⑧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⑨绳⑩,煣(11)以为轮,其曲(12)中规(13),虽有(14)槁(15)暴不复挺者,煣使之然(17
-
中国古诗词散诗(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中的诗人资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古诗词散诗,内容包括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中的诗人资料,中国优秀古诗词合集,在中国的古诗词曲中任选两句或思乡,或思亲的诗句。没有人回答,那我就自己回答好了,这可是我总结一下午的成果~ 白居易 (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别名白乐天,白
-
作者: 栾文华 【作家简介】顺吞蒲(1786—1855),泰
-
秋至昭关后,当知赵国寒。系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病客眠清晓,疏桐坠绿鲜。城鸦啼粉堞,军吹压芦烟。岸帻褰纱幌,枯塘卧折莲。木窗银迹画,石磴水痕钱。旅酒侵愁肺,离歌绕懦弦。诗封两条泪,露折一枝兰。莎老沙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