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忤之忍第三十六》译文与赏析
忤之忍第三十六
忤之忍第三十六
驰马碎宝,醉烧金帛,裴不谴吏,羊不罪客。
司马行酒,曳遐坠地。推床脱帻,谢不瞋系。诉事呼如周,宗周不以讳。是何触触生,姓名俱改避?
盖小之事大多忤,贵之视贱多怒。古之君子,盛德弘度,人有不及,可以情恕。噫,可不忍欤!
【译文】
唐人裴行俭的下人私自骑皇上赏赐给裴行俭的宝马并摔坏了珍贵的马鞍,裴行俭并未责怪他;又有一次,裴行俭的手下军士在宴会上不慎摔碎了所展示的珍贵的玛瑙盘,裴行俭也没惩罚他;南朝梁人羊侃设宴,客人张孺才醉酒导致失火,损失不计其数,羊侃并没有怪罪于这位客人。裴行俭和羊侃对他人的过失如此的宽宏大量,确实难得。
晋人裴遐在周馥家下棋,周馥的司马劝酒,不慎把裴遐拉倒在地,裴遐慢慢爬起来,举止如故,表情安详,继续下棋;晋人谢安和蔡系因一个座位发生争执,被蔡系从座位上推了下去,把帽子和头巾都弄掉了,谢安慢慢站起来又回到座位上,并没有怪罪蔡系。北魏度支尚书宗如周曾作过如州官,有人上诉时呼其“如周官”,他并没有介意;而五代人石延郎因自己姓石而将石昂的姓改成了右,以避讳。是什么产生了触犯忌讳这一说法,而使人的姓名都要改换呢?
小人物在侍奉大人物的时候经常会不小心发生一些意外,高贵的人对待卑贱的人也常常会生气。如果大人物能为人宽宏大度一些,那么他就有君子之腹了。正如晋代卫蚧所说:“别人有没达到要求的地方,可以凭人情宽恕他。”唉!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犯了错都希望别人能谅解。面对别人的过失,怎能不忍一忍自己的不满之心呢?
【评析】
有话叫做“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话很有道理。当别人不小心做错了事,或违背了你的意愿,或是打乱了你的计划时,如果你不善加处理,不能忍受别人无心的过失,大发其火,只能是加剧对方的恐惧,事情越办越糟。要不然就是对方由此记恨在心,成为以后冲突的隐患。实际上,只要你胸怀宽广,不斤斤计较,在宽容他人的同时你就获得了理解和信任。
典例阐幽忍耐心中的不满,才能与人为善
春秋战国时期,有所谓的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据记载,这四个人的门客有时多达三千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投到门下,四公子对他们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他们以养士而着名,也因养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国家。在这一方面孟尝君容人、容才的度量就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的。孟尝君的一个门人与孟尝君的小妾私通。有人看不下去,就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作为您的手下亲信,却背地里与您的小妾私通,这太不够义气了,请您把他杀掉。”孟尝君说:“看到相貌漂亮的就相互喜欢,是人之常情。这事先放在一边,不要说了。”
过了一年,孟尝君召见了那个与他小妾私通的人,对他说:“你在我这个地方已经很久了,大官没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干。卫国的君主与我是好朋友,我给你准备了车马、皮裘和衣帛,希望您带着这些礼物去卫国,与卫国国君交往吧。”结果,这个人到了卫国受到重用。
后来齐国、卫国的关系恶化,卫君很想联合天下诸侯一起进攻齐国。那个与孟尝君小妾私通的人对卫君说:“孟尝君不知道我是个没有出息的人,竟把我推荐给您。我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杀马宰羊,进行盟誓说:‘齐、卫两国的后代,不要相互攻打,如有相互攻打者,其命运就和牛羊一样。’如今您联合诸侯之兵进攻齐国,这是您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并且欺骗了孟尝君啊。希望您放弃进攻齐国的打算。您如果听从我的劝告就罢了,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人,也要用我的热血洒溅您的衣襟。”卫君在他的说服和威胁下,终于没有进攻齐国。
齐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说:“孟尝君可以说是善于处世、转祸为福的人了。”
孟尝君被逐出齐国以后又被“平反昭雪”,再次返回齐国任相,他的政敌都很害怕,担心孟尝君会报复。孟尝君的好朋友,着名辩土谭拾子到齐国的边境上去迎接孟尝君。谭拾子直言不讳地对孟尝君说:“您对齐国的士大夫是不是有怨恨呢?”孟尝君也不加掩饰地说:“是的。”谭拾子又问:“是否把他们都杀掉您才满意呢?”孟尝君说:“是的。”谭拾子说:“事情总有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总有其发生的原因,您明白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请先生指教。”
“人总有一死,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人在有钱有势时,别人就愿意去接近他,如果贫穷低贱,别人就会离开他,这是事物的本来规律。就让我举一例子吧,早市上人满为患,而夜市上却冷冷清清,这并不是因为人们喜欢早市,厌恶夜市,而是因为早市上有人们喜欢的东西,而夜市上则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本来如此,您还是别往心里去吧!”孟尝君听信了谭拾子的话,把他所怨恨的人全都从册子上删掉,从此不再提起此事。
-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题解】 本文作于仁宗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曾追随范仲淹进行政治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滁州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表示活在当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讲人们应活在当下的诗句,讲人们应活在当下的诗句,讲人们应活在当下的诗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多少青丝染白雪,不负韶华负流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
朋友回了一趟老家,是自己驾车走的,途中穿过好几个省。在经过一些旅游城市时,她停下来从容地玩了几天,然后准确地把车停在自己家门口的那
-
我乏青云称,君无买笑金。虚传南国貌,争奈五陵心。桂席尘瑶佩,琼炉烬水沉。凝魂空荐梦,低珥悔听琴。月落珠帘卷,春寒锦暮深。谁家楼上笛?何处月明砧?兰径飞蝴蝶,筠笼语翠襟。和簪抛凤髻,将泪入鸳衾。的的新添
-
《吠陀本集》形成于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的初期阶段。它反映了当时雅利安人作为征服者,胜利者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以神话方式表现出来的信仰一般都是对自然现象的崇拜,譬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草木等诸多自
-
《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崔子
-
《山海经·西山经》: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郭璞注: 胜,玉胜也。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 《山海经·海内北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
-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作品赏析★①《左传》:“晋韩宣子来聘,公享之。韩宣子赋角弓。既享,燕于季氏,有嘉树★②《后汉书》:“庞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野果成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大山深处采摘野果”的古诗,描写大山深处采摘野果的古诗,描写“大山深处采摘野果”的古诗。《饵黄精》唐代·韦应物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自怀物外心,岂与俗
-
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经典美文摘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美文摘抄1 1、我坐在时光的长廊上,看那沐浴着光辉的流云如浮水一般静静地倚在天际一隅,映出淡淡的蓝;看那季节的风,吹过沧然世事后留下淡淡的痕;看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纷纷驻足荣华却最终一梦。 2、喜欢共听一首歌,让那熟悉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曾经的故事里游弋,任那暖暖的思绪蔓延,在这温晴的日子里酿成一杯甜甜的酒,浅斟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