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散文作品简评》许谋清散文赏析
老生常谈,散文是散而不散。小说、戏剧、电影都有情节抓着读者,散文只能靠这散而不散,所以语言对于散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看了李伟才、王常婷、蔡安阳、李锦秋、张百隐几位青年作者的5篇散文作品,发现5位作者的语言各不相同,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这是我想看到的。假如有两篇是雷同的,我是会建议拿掉一篇的。
王常婷的接地气语言很鲜活,写的是星期天早晨在菜市场买菜,普普通通的生活,却写得活活泼泼摇曳多姿,让人看到满目鲜果菜蔬。王常婷主要是抓住生活细致的感觉,我们闻到的是生活的味道,而不是干涩的词句。行文自如,旁征博引,全都信手拈来。文章说东道西,却浑然成篇,落点在不散上。写散文,有这把刷子是可喜的。
李伟才的茶仙则是另一种笔墨,用的是干货,全是实实在在鲜为人知的细节,把一位活脱脱的“茶仙”推到读者的面前,让人不能不折服。一开始有点戏谑,“农业局长不吃鸡,文化局长不看戏,水产局长不吃鱼”。于是水产局长辞职回他的铁观音故乡挂个虚职。品茶师得有真功夫“听茶响,看茶形,闻茶香,品茶汤,察茶底,会茶韵……要用到耳、眼、鼻、舌、嘴等等感官”。于是,一步步拿出绝活,把一位品茶师写神了。写人物散文,好的细节增加作品的份量。我认识这位“茶仙”,读了茶仙,传奇却又亲切。
李锦秋的爱像大海和蔡安阳的秋已至,夜微凉也有特色,爱像大海有点散文诗的味道,秋已至,夜微凉是向着美文方向努力,都有各自的语言功底和追求。我和章武通过电话,他写九十九座山,我和他探讨写海,他说海可不好写。不好写也要写,海边的人不写海谁写海?我喜欢高尔基的海燕,也喜欢冰心的说几句爱海的孩趣话,像大海那样去生活,是像海燕,还是像冰心怀着一颗童心,去爱海?写大,怕写空,爱像大海,最好能凝聚到一个点上,也就是从散收回来成不散。秋已至,夜微凉写撑伞走在故乡的小雨中,情景是美好的,南北对比,写出色彩。顺便说一下,造词遣句要有全局观念,每个句子都对,千万别疏忽某个句子和通篇题旨的关系。散是有条件的,得“带着镣铐跳舞”。
张百隐的一生痴心,半世等待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看外面的世界,发一番感叹。“本是绝世无双羡煞世人的天定佳偶,却缘字偏差,善因奈何结上无花果,一声相公唤来一句姐姐,轻叹一声,却情叹一生。”这一篇用的是书面语言,注意句式排列,语言有一种节奏感。少帅是一个传奇,当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国现代史上时,却把自己的后半生置于奈何桥上,这是一种牺牲,带着悲剧色彩。于凤至的等待又在这传奇的上边抹上凄美的一笔。少帅坦然面对人生,是一种等待,于凤至是另一种等待。于凤至无怨无悔。“至少,于凤至的答案是值得的。因此她选择舍弃、包容、成全和孤独终老。”落点在“值得”上。
(本期栏目特约编辑:蔡安阳)
-
【4310】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法〕勒庞著,金城出版社,25万字,2013年8月第1版,32元)七卷:[1]当前研究必需的心理学原
-
一场雨后,秋的脚步便款款地从老态龙钟的青藤上逸过,悄无声息地潜到窗外的池塘里。秋天在池塘里原该是这样的:许多草叶都黄了,那高而密的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记事碑·《山陕修路碑》(高文达)
-
《古代兵法散文·宋辽金元兵法·岳武穆遗文》原文鉴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茶俗相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与茶相关古诗词,与“茶”相关的古诗词,关于茶文化的诗句。和茶有关的诗句太多了,请看下边:琴茶【唐】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
-
206年,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太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此诗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这首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对文化自信得弘扬,内容包括古典诗词彰显了哪些文化自信,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写作意图是什么,中国诗词大会如何践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古典诗词彰显中国文化的 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既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思考,也是人类意识中原初的、核心的意识形态,它包括情感和智慧两种
-
陆游 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某年二十矣 (1) 。时时来访先君 (2) ,剧谈终日 (3) 。每言秦氏 (4) ,必曰“咸阳” (5) 。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一日,平旦来 (6) ,共饭。谓先君曰:
-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
《自选集》自序 我做小说,是开手于一九一八年,《新青年》上提倡“文学革命”的时候的。这一种运动,现在固然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陈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