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采莲赋》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1〕。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2〕。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3〕。鹢首徐回,兼传羽杯〔4〕。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5〕。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6〕,夏始春余,叶嫩花初〔7〕。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8〕。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9〕,菊泽未反,梧台迥见〔10〕。荇湿沾衫,菱长绕钏〔11〕。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枉渚〔12〕。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13〕。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14〕。
【注释】
〔1〕紫茎:紫色之茎。楚辞·九歌:“青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芰荷:芰茄。薢茩为芰,芙蕖为荷。生水中,叶浮水上,花黄白色。
〔2〕绿房:莲房。翠盖:饰以翠羽的伞。黄螺:莲实。夏侯湛芙蓉赋:“黄螺圆出,垂蕤散舒。”
〔3〕妖:艳。媛女:美女。心许:心中称赞。
〔4〕鹢:水鸟名,形如鹭而大。羽杯:羽觞。江总侍宴临芳殿诗:“钟箭自徘徊,皇堂荐羽杯。”
〔5〕棹(zhào):划船拨水的用具。状如桨,短的叫杝、揖,长的叫櫂;又作“棹”。
〔6〕纤腰:细腰。形容美人之腰。束素:形容女子细腰如束帛。迁延:宋玉神女赋:“迁延引身。”李善注曰:“迁延,却行去也。”
〔7〕夏始:管子:“以春日至始,数四十六日春尽而夏始。”
〔8〕裾(jū):衣服的前襟。
〔9〕溅:水激。博雅:楫:叫做桡,兰桡,谓取其香味。:未详。
〔10〕梧台:台名。在山东省临淄县西北。水经·淄水注:“又北迳临淄城西门北面而流,迳吴宫南,昔楚使聘齐,齐王飨之梧宫,即此宫。其地又名梧台。”
〔11〕荇(xìng):荇花,荇菜的花。钏:臂环。
〔12〕容与:起伏貌。屈原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13〕汝南王:乐府有情人碧玉歌。又一说为汝南王妄。按:碧玉姓刘,庾信诗:“定知刘碧玉,偷嫁汝南王。”
〔14〕芙蓉:荷花的别名。
【赏析】
此赋描写了“妖童媛女”,荡舟水中,采莲嬉戏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帝王后苑的生活情趣。此文虽描写女子,但未涉及淫艳。人物描绘得较真实,语言清新,仍是一篇较好的骈赋。
-
《先秦散文·尸子·劝学(节选)》原文鉴赏 学不
-
【原题】:琴斋乃予旧居以琴名斋吾为之也项先生与诸生居之谈庄讲老有佳趣向尝造焉而往事乃亦有分胜多捄之处成诗呈项先生者书其实耳
-
在古代游纪体诗词中,以“独游”为内容的十分鲜见。“独游”,顾名思义,就是孤孤单单没有人为伴的游历,同时心情又很郁闷,很显然,作者辛弃疾此时就属这一类。淳熙八年(1181)冬,他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
-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劲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
-
郑志道《刘阮洞记》 郑志道 刘阮洞,其传久矣。余窃邑于此,访于故老,往往不知其所在。比按图得之,以询护国寺僧介丰,乃曰:“洞居寺之东北二里斜行山谷,隐于榛莽间,人迹罕至。景祐中,先师明照大师常采药,见
-
【生卒】:1813—1855【介绍】: 丹麦哲学家,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之一,存在主义*的始祖。他的主要著作有《非此即彼》、《恐惧的概念》、
-
一 黄豆在北寨是一种很普遍的作物,或者说不仅是北寨,不仅在山西,在整个中国,它都是一种常规作物,在任何纬度都有生长,食者可以
-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昏黑风雨交加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满天密布深黑的乌云,再加上阵阵斜风细雨,使人心乱如麻,愁思似织,“乱愁如织”点出全篇主旨。重阳本来是登高之佳节,由于风雨凄凄,
-
蓬山仙客下烟霄,对酒唯吟独酌谣。不怕道狂挥玉爵,亦曾乘兴解金貂。[记云:饮玉爵者弗挥。吴监前任散骑常侍。]君称名士夸能饮,我是愚夫肯见招。[王孝伯云:但常无事,读离骚、痛饮,即可称名士。独酌谣云:愚夫
-
古文·中山狼传 马中锡赵简子(1)大猎于中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