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说楚怀王》全文赏析
张仪说楚怀王
张仪为秦破从连衡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智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
“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秦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孰计之也。
“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馀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不费汗马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竟陵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恃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恃弱国之救,而忘强秦之祸,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且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臣闻之,功大者易危,而民敝者怨于上。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
“且夫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攻诸侯者,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馀人;遂亡汉中。楚王大怒,兴师袭秦,与秦战于蓝田,又却。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敝,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过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孰计之也。
“秦下兵攻卫、阳晋,必扃天下之匈,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数月,而宋可举。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
“凡天下所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乃佯有罪,出奔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
“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
楚王曰:“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
-
西江风候接南威,暑气常多秋气微。犹道江州最凉冷,至今九月着生衣。
-
张养浩 梅花已有飘零意,杨柳将垂袅娜枝,杏桃仿佛露胭脂。残照底,青出的草芽齐。 这首小令选
-
梅花驿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上路了。从此之后,他就一直走在路上。 他或者步行或者骑马,或者乘船或者坐车,他走呀走呀,走
-
李调元作诗智戏书生李调元是我国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他出生在书香世家,自幼便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攻读经文,5岁就读《四书》、《尔
-
【原题】:吴江有三高祠谓鸱夷子皮步兵校尉角里先生也先有一人题其祠日是非名利等煎熬白尽英难两鬓毛自古五湖风月好至今分付属三高因和之
-
夜来归来冲虎过,山黑家中已眠卧。傍见北斗向江低,仰看明星当空大。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
《长干曲四首其三其四》 .[唐].崔颢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
-
黄景仁黄州青山壁立浪飞银,堞雉杈枒瞰水滨。隔岸武昌犹有树,下流彭泽渐无津。祗应风月归吾辈,谁见功名似昔人?解唱大江东去曲,苏公真是
-
彭城官居冷如水,谁従我游颜氏子。我衰且病君亦穷,衰穷相守正其理。胡为一朝舍我去,轻衫触热行千里。问君无乃求之与,答我不然聊尔耳。京师万事日日新,故人如故今有几。君知牛行相君宅,扣门但觅王居士。清诗草圣
-
古文观止·先秦文·《孙子》·谋攻 孙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