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菩萨·仙人·天使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菩萨·仙人·天使

菩萨·仙人·天使

菩萨,仙人,天使——这三种,这三种“神明”(?)还是阴性的多呢?还是阳性的多呀?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在日本,是阴性的。观世音菩萨在原来的印度,不是阴性而是阳性。我们为什么要改他的性?为什么将他化成女人?为什么不变其他的菩萨?

何仙姑是阴性。为什么八仙中要夹入一个阴性?我们为什么不把八仙分为四男仙,四女仙?或者我们在男八仙之外,另加八个女仙,岂不均齐么?

西洋的所谓“天使”,亦称“安吉儿”,都是阴性,都是女人。为什么全体都是女人?

阴性是不是较阳性温柔些?所以医院中的看护,大家中的保姆,几几乎全是女人。我说“几几乎”,因为南洋有男保姆,医院亦不乏男看护的缘故。但是男看护、男保姆,总不及女看护、女保姆的多。依此可知世人有许多事情,阴性办起来较阳性合宜。据西人说,魔鬼来迷人的时候,或者假装天使,或者僭取女相!西人又说,男子是“堕落的天使”。

堕落的天使,虽然曾经做过天使,但是已经犯过事了。倘然我们要重做天使,我们应该接近真正的天使,求她们矫正我们的错误。所以我们娶妻,但是我们不可嫖妓。

妓不是天使,而是魔鬼的变相。你看!妓女的衣服何等美丽!魔鬼的颜色也不少,有许多西洋艺术绘成黑色?另外的绘成红色白色……

倘然我们规规矩矩地娶妻而不嫖妓,我们一定可以接近天使么?

也不一定,因为有许多天使,学效魔鬼的行为,终日终年地噪闹,定要把丈夫赶到魔鬼那边去。那些“天使”,倒是魔鬼的掮客。这个问题——家庭问题——似乎太大,我不敢讲。

但是篇首那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菩萨中只有一个阴性,并且是改化的?(二)为什么八仙中夹入一位何仙姑?我无法解答。一切菩萨都是堕落的天使;八仙中只有一位天使,不知何年何月能够感化那七位再成天使。诗曰:

仙人非菩萨,

亦不是天使。

道释耶三教,

主张全不似。

原载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九日新中国报

  • 上一篇: 《祖国》鉴赏
  • 下一篇: 学思践悟
  • 猜你喜欢
    • 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全诗赏析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

    • 鲁迅《北人与南人》全文、注释和赏析

      这是看了“京派”与“海派”的议论之后,牵连想到的—— 北人的卑视南人,已经是一种传统。这也并非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我想,那大原因,是在历来的侵入者多从北方来,先征服中国之北部,又携了北人南征,所以南人

    • 《再说天气》陈传席散文赏析

      我前时写了《天气》,列举了很多事例,如国家兴衰、朝代兴亡、各种人物的成败,都和天气有关,这说明天气对人类的决定作用。发表后,觉得还

    •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1]周邦彥【原文】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2]。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3]。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

    • 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①》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岭外俗皆恬杀牛 ② ,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 ③ ,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 ④ 。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

    • 朱自清《论诚意》原文、导读、鉴赏和赏析

      论诚意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诚实,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

    • 《李伯时《渊明归去来图》》原文|翻译|赏析

      宋·吴坰2李伯时为先子作《渊明归去来图》3,且将写赋于图上4。画成而右臂不举,刘无

    • 一周一首古诗词点读包尹建莉(快点阅读她不会死宁安安头像,要清楚点的,请求大佬们支援)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周一首古诗词点读包尹建莉,内容包括一周一首古诗词尹建莉主编这本书在哪里有售,快点阅读她不会死宁安安头像,要清楚点的,请求大佬们支援搜狗,求德哈文包不要虐的最好长篇多一点。快点阅读她不会死宁安安头像,要清楚点的,请求大佬们支援。,这个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就是他这个什么她不会死宁安安,这个故事,是很奇怪的,

    • 胡平《我眼中的李骏虎》

      李骏虎是个不断自我突破的作家,这种突破源于他不一般的悟性,这种悟性又源于他极聪颖的天资。他供职于作家协会,属于坐班族,能腾出来供写

    • 宋琬《鹧鸪天·遣怀》嗟伤愁苦词作

      这首词很典型地体现了清初在异族统治下的士大夫的状况,作为读书士子,他们总希望学以致用、干一番事业,哪怕统治者是异族也罢。然而他们又不获完全信任,横遭飞祸亦不能申冤。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