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芣苢》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芣苢》原文与鉴赏

作者: 董笔正 【本书体例】

【原文】:

采采芣苢(1),薄言采之(2)。采采芣苢,薄言有之(3)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4)。采采芣苢,薄言捋之(5)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6)。采采芣苢,薄言襭之(7)

【鉴赏】:

芣苢是古代劳动妇女在集体采集芣苢时的即兴的歌唱,生动地写出了她们采集芣苢的情景,表现了劳动中的欢乐情绪。诗序云:“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这是对妇女采集芣苢的动机的解释,可供参考,但美后妃之说则不可信。

这首劳者歌其事之歌,在诗经中是很独特的,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说这首诗“以韵分三章,章四句。然每二句只换一字,实六章、章二句也。章法极为奇变。”

“采采芣苢”的六个重句,贯穿全诗,占全诗句子的一半,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对“采采”二字的解释,是存在分歧的。郑笺为“非一辞也”,孔疏为“见其采者多也”,因此,多年来许多流行的诗经选注或译注本,都释为“採了又採”,视“采采”为动词。“採”的叠字。这种解释是不确切的。首先,诗经中的“采采”一词共出现四次,都出现在“国风”中,即周南·卷耳:“采采卷耳”,周南·芣苢:“采采芣苢”,。秦风·蒹葭:“蒹葭采采”,曹风·蜉蝣:“采采衣服”。后二例句,在同一诗中叠咏对应的诗句是“蒹葭苍苍”、“衣裳楚楚”,“苍苍”、“楚楚”都是形容词。可见“采采”毫无疑问也是形容词,那么,依例类推,则前二例句中的“采采”自然也是形容词了。其次,小雅·大东:“粲粲衣服”,〈文选〉注引韩诗作“采采衣服”,可见“采采”即“粲粲”。“粲”通灿”,“粲粲”即“灿灿”,是形容光彩和色调的。这里的“采”通“彩”,是彩色、颜色、光彩之意。再次,诗经中的叠字,多为形容词(如“苍苍”、“悠悠”)、名词(如“燕燕””和象声词(如“关关”、“坎坎”),而动词的迭字,还不曾见到。因此,“采采”一词应为形容词,意为色彩鲜明的样子。闻一多在风诗类钞·乙中说:“采采,犹粲粲也。”这个解释既有〈文选〉注引的韩诗作根据,用之于上述四句又都非常通达和确切。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释“采采”为“茂盛鲜明的样子”,也是很确切的,因为色彩鲜明的植物,其生长一定是茂盛的。

芣苢一诗,每章都以“采采芣苢”为首句,第二句各章用了一个不同的动词,其余三字完全相同。通过六个不同的动词:“采”、“有”、“掇”、“捋”、“袺”、“襭”,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妇女们轻快的劳动动作,准确地表现了她们采集芣苢劳动的全过程。第一、二章是对采芣苢劳动的总的概括的描述,采芣苢的妇女,三五成群地走向原野,看到亮粲粲的车前子,不禁高兴地唱起这首采芣苢歌。并动手采了起来,这是劳动的开始。第三、四章是对采芣苢的方法和动作的具体描写。那绽落满地的车前子,她们一粒一粒去拾它,那一串串饱绽的车前子穗,她们一把一把地去捋它。这是采芣苢最紧张繁忙的阶段,是劳动的高潮。第五、六章,是对盛载芣苢的方法和动作的具体描写。她们或是手提着衣襟来盛载,或是掖起衣襟来盛载。这是劳动的收尾。这首诗从开始采集写到盛载,完全是按着实际劳作的程序写的,是来自劳动生活,表现劳动生活的作品,通篇洋溢着劳动的欢快愉悦之情。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很突出的。首先,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不假任何雕饰地展现了一幅古代劳动妇女采芣苢的动人场面,并唤起人们的想象,创造了一种深远清新的意境,诗中有画,有很强的感染力。清人方玉润对此有一段精彩的分析:“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怀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得其妙焉。”(诗经原始)其次,这首诗语言极为精炼,节奏明快,音韵铿锵。诗中六个动词的运用,不但表现了语言精炼形象的特点,而且,在这首偶句押韵的诗中,六个动词又全是韵脚,因而形成了这首诗音韵铿锵,节奏明快的特点,而这种节奏是与劳动者动作的节奏相协调的。它有助于读者去体会诗的意境。闻一多先生说:“请你把诗读一遍,抓紧那节奏,然后合上眼睛,揣摩那是一个夏天,芣苢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苢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匡斋尺牍)的确,这种节奏,可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再次,复沓手法的运用,也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诗中反映的内容只用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如果不采用复沓的手法反复咏唱,就会索然无味了。但这首诗用重章叠句的复沓手法,反复咏唱,不但表现了妇女采芣苢的整个劳动过程和欢快心情,而且这种具有鲜明轻快的节奏和乐调的复沓,还能不断激发人们的情感,使人们随着反复吟咏而进入诗的优美意境。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双石》全诗赏析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龋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一可支吾

  • 古诗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关于树木的古诗大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树木的古诗大全,写树的诗句古诗,描写树的古诗有6首,整首的哦。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碧玉妆成一树高,

  • 叶茵《山行》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叶茵《山行》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① 【注释】 ①白鸟:泛指鸥鹭之类长着白羽的鸟。 【译文】 我在山间踽踽而行,眼前是一派陌生的风景。青山不知我的名字,

  •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名言: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注释: 修然: 整饬貌。自存: 检查自己。愀(qian) 然: 忧惧貌。自省: 自我反

  • 聚散随缘,勿忘心安

    聚散随缘,勿忘心安经历了世事变迁,我们终于明白,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修得白首同心;亦不是所有的友情,都能求得美好圆满。人生,就是一

  • 欧阳修《龙溪》全诗鉴赏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朝云起潭侧,飞雨◇江中。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 (汉)乐府诗《江南》注释|鉴赏

    (汉)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江南:指江苏、浙江和安徽南部一带。 何:多么,何等。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戏:嬉戏,

  • 《感怀寄人·[唐]鱼玄机》原文与赏析

    [唐]鱼玄机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

  • 《汴河曲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今昔盛衰立意,在抒写历史沧桑感之中寄寓某种现实感慨。该篇即为典型的诗例。题内“汴河”,指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

  • 苏轼《咏槟榔》全诗赏析

    异味谁栽向海滨,亭亭直干乱枝分。开花树杪翻青箨,结子苞中皱锦纹。可疗饥怀香自吐,能消瘴疠暖如薰。堆盘何物堪为偶,蒌叶清新卷翠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