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文》原文与鉴赏
作者: 林家英 【本书体例】
【原文】:
烈文辟公(1),锡兹祉福(2)。惠我无疆(3),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4),维王其崇之(5)。念兹戎功(6),继序其皇之(7)。无竞维人(8),四方其训之(9)。不显维德(10),百辟其刑之(11)。於乎!前王不忘(12)。
【鉴赏】:
朱熹诗集传说:“此祭于宗庙而献助祭诸侯之乐歌。”
细味全诗,既祭于宗庙颂先王而专作乐歌以献诸侯,似不得体,有偏离本意之嫌。窃以为此当是周天子祭祀先王时的一首乐歌。诗以周天子的语气,居高临下,戒勉诸侯王缅怀先王德业,以先王为典范,努力向他们学习,求贤修德,永保福禄。
叹前王之不忘,是本诗主旨之所在。诗一开篇,“烈文辟公”,入手擒题,开门见山,提出谨守先王功德文业,福祉惠爱,并努力发扬光大,以为治国之根本,表达了周朝统治者对先王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至于如何谨守并弘扬先王德业,则用“无封靡于尔邦”一句带起,劝戒中含勉励:“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从诗意的表达上看,这是第一个层次。自“无竞维人”至终篇,是诗意的第二个层次。“无竞维人”,“不显维德”,应是先王遗训最核心的部分,诸侯如能以为楷模,身体力行,当令“四方其训之”、“百辟其效之”。榜样的力量之无穷,切勿懈怠。最后,照应篇首,再次点题“前王不忘”的题旨。构思严密,神气妙远。
本诗在语言运用上自具特色。有别于一般宗庙祭歌千篇一律的说教腔调。从句法上看,多用语法结构相近的句式,“其崇之”,“其皇之”,“其训之”,“其刑之”,均用以表示希冀、告戒、叮嘱、鼓励诸侯王,令其兢兢业业,无忘先王。温挚剀切,正大谏穆,不但见出立意之警策,又于情理兼见的劝戒语气中激扬了永固统治的信心。宗庙文学在政治上的功利性,在排比句式中更添气势。
-
[原 文] 秦王①使人谓安陵君曰②:“寡人③欲以(4五百)里之地易⑤安陵,安陵君其⑥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⑧,以大易小⑨,甚善;虽⑩然(11),受地于先王(12),愿(13)终(14)守之,弗
-
杉冷晓猿悲,楚客心欲绝。孤舟巴山雨,万里阳台月。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敝庐终南下,久与真侣别。道书谁更开,药灶烟遂灭。顷来压尘网,安得有仙骨。岩壑归去
-
【4042】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美〕M·斯科特·派克著,尧俊芳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5万字,2017年12月第1版,36元)△共6
-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出处】唐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二) 》。 【意思】栖居幽深的山林独自高卧,洗净尘俗杂念觉心静身轻。 【全诗】 《感遇十二首(其二)》 .[唐].张九龄. 幽人归独
-
1915年6月李广安等在法国巴黎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赞助在法华工学习文化知识。次年3月又通过华法教育会,设华工学校。1917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在北
-
《变法通议》是宣传变法维新的政论集,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著作之一。梁启超撰。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1896—1897)陆续发表于上海《时务报》及1898年的《清议报》。有报馆合订本,后辑入《饮冰室合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课本有哪些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都,高中课本上的古诗文,现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里古诗文。必修一人教版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必修二人教版《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
-
许穆夫人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她是卫国人,后嫁给了许国的国君许穆公,因此被称作许穆夫人。
-
《张生煮海》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张生煮海是金、元时流传的故事。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院本名目”著录有《张生煮海》目。元·李好古作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今存,见臧晋叔《元曲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