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伊耆氏蜡辞》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伊耆氏蜡辞》原文与鉴赏

作者: 贾笃岐 【本书体例】

【原文】:

土反其宅(2),水归其壑(3)。昆虫毋作(4),草木归其泽(5)

【鉴赏】:

这首歌谣选自礼记·郊特性。在礼记这篇文章中,有“伊耆氏始为蜡”的话,古注曰“伊耆氏,古天子号也,或云即帝尧也。”疏曰:“伊耆氏,神农也。”今人认为是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礼记·明堂位正义:“蜡是报田之祭。”诗经·羔羊·笺:“(腊),岁事成熟,搜索群神而报祭之。”礼记·月会又说:“孟冬……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由此可见,蜡辞就是蜡祭的祝辞。

这首短歌虽然是以祝词的面貌出现,但从它明显的命令口吻上看,实际上是对自然界的“咒语”。泥土坍塌,洪水泛滥,水土大量流失,虫害危害庄稼,野草杂木丛生,荒芜田地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威胁着原始人的生命安全,影响收成,不排除这些自然灾害,人们就无法生活。因此,人们希望排除这些自然灾害,也深信用自己的力量能够战胜它。于是,在原始宗教意识的支配下,原始人企图靠着这种有韵律的语言,来指挥自然,改变自然,使它服从人的愿望,为人类造福。每到年终,全部落的人会聚一起,祭祀百神,既是感谢各种神灵对人类和农作物的佑助,又是为祈求来年的平安和丰收。由此看来,这首短歌实际上表现了原发始人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中要求控制自然灾害的愿望,也表现了原始人要求改变劳动条件的理想。全歌都是祈使语气,反映了生活在生产力低下的上古时代的人们对于自然力的迷信,同时也表现出他们要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意志和气魄。

全歌共十九个字,一、二、三言相杂,篇幅较短,音节短促。歌词内容和当时的劳动生产紧密关联,语词激昂慷慨,文字质朴有力,表现了原始人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顽强意志和昂扬乐观的情绪。

猜你喜欢
  • 纳兰性德《七律垂丝海棠》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七律垂丝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纳兰性德

  • 但愿我 [法国]龙萨

    啊,但愿我能发黄而变稠, 化作一场金雨,点点滴滴 落进我的美人卡桑德蕾怀里, 趁睡意滑进她眼皮的时候; 我也愿发白而变一头公牛 趁她在四月走过柔嫩的草地, 趁她像一朵花儿使群芳入迷, 便施展巧计而把她

  • 孟浩然《早梅》全诗赏析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①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作品赏析①争:又作“曾”。

  • 《三国志·姜维传》译文与赏析

    姜维传姜维传 【题解】 姜维(202-264)本为魏将,降蜀后深为蜀汉丞相诸葛亮赏识,成为其军事方面的传人。姜维好学不倦、朴素清廉,

  • 《到灯塔去》作品分析

    英国著名意识流*作家维吉尼亚·吴尔夫*于192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共分三部,即《窗》、《岁月流逝》、《灯塔》。 小说写兰姆西教授一家

  • 《马嵬(其一)·[清]袁枚》原文与赏析

    [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天宝十四年

  • 晋代民间歌曲《懊侬歌 吴声歌曲》鉴赏

    这是晋代民间歌曲《懊侬歌》之一,《懊侬歌》属于南朝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可知《懊侬歌》多数为东晋安帝时民歌。“懊侬”,即“懊恼”之意。

  • “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注释、译文和感悟

    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不欲,何邪?” ① 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庄子·天地》) 【注释】 ①封人:有道之士;一解为守封疆的人。

  •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注释】 选自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状:描绘,描写。 意:思想,内容,意蕴。 见:同“现”。 言外:语言形式之外。 至:高,极致,顶点。 【赏析】 本句为梅尧臣语,梅尧臣是北宋著名诗人,与欧阳修齐

  • 左思《咏史》诗意|阅读答案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