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民间歌曲《懊侬歌 吴声歌曲》鉴赏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这是晋代民间歌曲懊侬歌之一,懊侬歌属于南朝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据古今乐录载:“懊侬歌者,晋石崇绿珠所作,唯‘丝布涩难逢’一曲而已,后皆隆安初民间讹谣之曲。”可知懊侬歌多数为东晋安帝时民歌。“懊侬”,即“懊恼”之意。
这首诗是借助于计算行程来抒写相思之情,从字面上看,歌辞内容极为简单,也极为浅显,不过说明三千三百里行程走过多少还有多少而已,似无深意,但就其情思活动看,这普普通通的四句话却包含着颇为复杂的内容。江陵是荆州的治所,扬州这里指扬州的治所——建业。这两座城市,一在长江上游,一在长江下游,是南朝西、东部的中心重镇。从下游逆流而上,迢迢数千里去寻找远在上游的意中人,这位女主人公一出场就给人以不凡的印象,她的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对于恋人的无限思念,不已经足以打动读者了吗?然而这首小诗的妙处还远远未尽呢!看,她又在小船中屈指盘算了:江陵到扬州,共是三千三百里路程,现在一千三百里过去了——呀,只有二千里了!读到最后两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她眉眼跃动、欣喜莫名。这最后两句,把这位江南少女的性格写活了、写全了,她不但是大胆的、热烈的,而且又是天真的、稚气的。若是常人,谁会路程不过三分之一,就急急去算着还剩几多?自然要等到行程已过大半,才想到该算一算余程了。既然如此,这位江南少女的心思,不是太可笑了吗?然而,正是这幼稚可笑,却把她急于投入情郎怀抱的迫切心思,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何谓“痴情”?这就是痴情!“痴”,不可笑、不天真吗?但若少了这个“痴”,那“情”还会份量充足吗?所以,这极不合常理的地方,却正是极能体现此诗情趣的地方!
最朴实的语句,却包含了如此饶有情趣的内容。都说南朝民歌短小浅显而耐人寻味,这首小诗不正是一个好例么?
-
作者: 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季栋梁的老家其实在甘肃环县。那个地方我没去过,但我知道它与宁夏同心最偏远的几个乡镇接壤。宁夏同心够偏远了,但它比它们还偏远,可见它
-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捕蝗捕蝗
-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 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 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 ① ,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
-
盖刑者君子行之,则诚信而简易,简易则人安;小人习之,则诈伪而滋彰,滋彰则俗弊。|什么
《盖刑者君子行之,则诚信而简易,简易则人安;小人习之,则诈伪而滋彰,滋彰则俗弊。》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吴主传吴主传 【题解】 孙权(182-252),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睢宁西北)。吴国开国皇帝,22
-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
【原题】:被旨祈祷数至天竺珪僧录法语白云堂诗为赋唐律一首
-
【原题】:李季实以龙鹤山菜饼见惠长句将之吕兄亦有和章借韵答谢
-
官稳身应泰,春风信马行。纵忙无苦事,虽病有心情。厚禄儿孙饱,前驱道路荣。花时八入直,无暇贺元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