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泮水》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泮水》原文与鉴赏

作者: 干戈戎贵堂 【本书体例】

【原文】:

思乐泮水(1),薄采其芹。鲁侯戾止(2),言观其旂(3)。其旂茷茷(4),鸾声哕哕(5)。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6)。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7)。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8)!

穆穆鲁侯(9),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10)。允文允武(11),昭假列祖(12)。靡有不孝,自求伊祜(13)

明明鲁侯(14),克明其德。既作泮宫(15),淮夷攸服(16)。矫矫虎臣(17),在泮献。淑问如皋陶(18),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19),克广德心。桓桓于征(20),狄彼东南(21)。丞丞皇皇(22),不吴不扬,不告于訩(23),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24),束矢其搜(25)。戎车孔博,徒御无斁(26)。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27),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28),怀我好音。憬彼淮夷(29),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30)

【鉴赏】:

诗序说:“泮水,颂僖公能修泮宫也。”可是全诗的重心却不是写能修泮宫。诗的前三章写了泮宫。也只是当僖公活动的场景而已。全诗极大部分是写鲁僖公派兵征服淮夷,凯旋归来,朝臣在泮宫献捷报功,淮夷也派使者来朝进贡珍宝。诗的主旨是赞颂鲁僖公能文能武,有智慧才略,有道德,有威望。

泮水共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至第三章写泮水之滨的盛会。在三章的开首运用比兴复沓的手法渲染泮水两岸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鲁侯与其随从来至泮宫,举行颂祷。第四章至第五章侧重写鲁侯。写鲁侯明其德孝其祖,亦文亦武,威武端庄,品德淳厚。第六章至第七章写盛会的由来:三军随鲁侯出征,讨伐淮夷,淮夷归降。最后一章,以正鸮栖林,含桑葚而吐好音,抒发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全诗脉络清晰,内在联系紧密。

泮水是一篇歌功颂德的“颂”诗,在艺术表现上是具有其特色的。这首颂诗是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诗是从泮水边的盛宴写起的,先写鲁僖公率随从来到泮宫,阵容威武雄壮,僖公面带笑容和颜悦色,在泮宫举行颂祷。泮水边的盛宴,本在鲁侯领兵讨伐淮夷取得胜利之后,可是诗首先用三章的篇幅不惜笔墨地铺写这次胜利后的盛大宴会,形成章法上的跌宕,运用倒叙的手法,以突出和强调胜利之不易,也引起读者“为什么要举行这样规模的盛宴”的悬念,这个问题直到第六、七章才作了交代,这种倒叙方式的运用不仅使读者觉得紧凑有力,而且能引发读者一口气读完这首长诗的兴趣。

这首“颂”诗还采用了“国风”所惯用的“比兴”和“复沓”的表现手法,增强这首诗的抒情性。泮水前三章的开首两句“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思乐泮水,薄采其茆”。这种先言他物,来引起所赋咏之事,正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不仅为鲁侯率臣出场起了兴起的作用,而且渲染了人物活动场所泮水之滨的欢乐气氛。这首诗最后一章的前四句,也采用了“比兴”的手法。作者用“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兴”起后四句,淮夷臣服后,感于鲁国恩惠“来献其琛”。兴中寓比,不仅运用得自然贴切,而且增强了诗的抒情色彩。这首“颂”诗前三章的前三句巧妙地运用了重迭复沓的手法,反复吟咏,仅用“芹”、“藻”、“茆”三个字就说明了人们在采小芹,采水藻,而且点明了这些活动的场所分别在“水边”、“水面”。这样前三章头三句的既比兴又复沓的手法不仅使这首“颂”诗的前三章具有“风”的特色,而且打破了表现手法上的单一。诗中第三章的“在泮饮酒”,第五章的“在泮献囚”,第六章的“在泮献功”,虽然中间隔了一章,位置参差错综,但在艺术效果上同样具有重迭复沓的作用。

这首诗在用词上也是很讲究的,除前三章所说用词精当外,善用叠词也是本诗的一个特点。如写鲁侯的庄严威武,用“穆穆”;写三军的雄壮,用“桓桓”;写将帅的勇猛,用“矫矫”等。其精当妥贴的程度,可知作者是费过一番推敲的工夫的。此外诸如“哕哕”、“哕哕”、“跻跻”、“昭昭”、“明明”、“济济”、“烝烝皇皇”等叠词的运用都能使刻画的对象形象鲜明,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总之,这首“颂”诗虽以“赋”为基本写法,但并不使人感到平直乏味,其原因就是除了以“赋”为主要表现手法外,还灵活巧妙地运用了“比兴”、“复沓”等多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因此,也使这首诗既具有颂诗的宏大壮丽的特点,又具有较浓的抒情色彩。明代评论家孙镰评此诗说:“大体宏赡然造语却入细,叙事甚精核有致。前三章近风,后五章近雅。”(孙月峰评诗经)

猜你喜欢
  • 唐宋词之黄庭坚《水调歌头》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①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②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③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④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⑤我为灵芝

  • 《右溪记》原文|翻译|赏析

    唐·元结道州城西百余步1,有小溪,南流数十步曰营溪2。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

  • 带有动物字的古诗词(带有动物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有动物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动物的诗句,带有动物名称的古诗,含有动物的古诗词。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

  • 俞安期《桂林巖洞杂咏:冷水巖》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桂林巖洞杂咏:冷水巖昔人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非以巖洞胜乎?岁甲午(1),余度岭(2),日与桂人士游宴江山,其峭壁削成,鋭峰攒列(3),困云奇

  • 权德舆《石楠树》咏石楠诗赏析

    《石楠·石楠树》咏石楠诗鉴赏 权德舆石楠红叶

  • 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

    《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 指危险的环境更能磨炼人的意志。鲁迅《秋夜纪游》:“危险?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在危险中漫游,是很好的。” 【例】作为一名刑警,经常会面临各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出处】唐王维《终南别业》。 【译注】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全诗】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

  •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

  • 柳永词《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 袁海胜《丝路馕香》散文鉴赏

    谁会想到,漫长的丝路上,馕成了醒目的标点,镶嵌在味道的古道上。馕香漫过,丝路愈加丰腴。 从古长安到罗马,从西汉到今天,两千多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