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兔置》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兔置》原文与鉴赏

作者: 王世民 【本书体例】

【原文】:

肃肃兔罝(1),椓之丁丁(2)。赳赳武夫,公侯干城(3)。肃肃兔罝,施于中逵(4)。赳赳武夫,公侯好仇(5)。肃肃兔罝,施于中林(6)。赳赳武夫,公侯腹心(7)

【鉴赏】:

关于这首诗的题旨,历来有许多不同见解。毛序、毛诗正义、诗集传等认为此诗赞美周朝贤人众多。诗切、诗义会通、毛诗后笺等认为是“刺周南君私养士也”。墨子、毛诗说等则以为这是一首求贤诗。诗经题旨、诗经全译等又解作是“歌颂猎手英姿雄发”的。我们赞成这最后一种解释。

全诗共三章,章四句。每章前两句描述狩猎的情景,后两句触景生情,赞美英武的武士们。章与章结构相同,含义却章章不同。

每一章写狩猎活动的序幕:健壮的武士们在紧张而认真地编结捕兔的网子,网编得细密而又整齐。另有一些人正挥动着有力的双臂在打桩,把编好的网张开、架好。猎场上,斧子敲击木头的丁丁声,响成一片,充满紧张忙碌的气氛。后二句歌颂武夫,意即看到这群矫捷强健的武士们,公侯们不由地联想到,如果用他们来做自己的护卫,那一定是象干和城一样坚不可摧。

第二章写狩猎活动的正式开始。武士们把张开的网、严严密密地设置在交通要道,然后把野兽从四面八方赶向设网的地方。以下二句,诗人没有接着描述打猎的收获如何,而是又收笔到对狩猎者的赞美上,这是颇具匠心的。此诗的主旨是赞狩猎者,而非狩猎活动,诗人因此紧承第一章对武士们的强壮矫健的赞美,转向对武士们智慧的赞扬:“赳赳武夫,公侯好仇”,意即这些武士们不只可作公侯的护卫,还足可作公侯的左膀右臂。

第三章写的是狩猎的高潮。武士们将兔网设置在广阔的荒郊野外,声势更加浩大、场面更加壮观,同时也进一步显示出武士们个个本领高强、智勇双全。如果把他们用作心腹,定能很好地为公侯出谋划策,效勇疆场。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说诗中的“纠纠武夫”,推论诗中描述的情景说:“窃意此必羽林卫士,扈跸游猎,英姿伟抱,奇杰魁梧,遥而望之,无非公侯妙选,识者于此有以知西伯异世之必昌,如后世刘基赴临淮,见人人皆英雄,屠贩者气守亦异……”这见解是很有见地的。

统观全诗,前两句描写狩猎活动由打桩、张网,到置网“中逵”而又“中林”,赞誉武士由“干城”到“好仇”,再到“腹心”。恰如姚际恒所说:“士城、好仇、腹心知一节深一节”。而且用这三个词自然而然地将狩猎与公侯联系在一起,由眼前之事写眼前之人,实在是高妙得很。在公侯的眼里,这些“纠纠武夫”又何曾不是君王的兔罝呢?无论将其“施于中逵”,还是“施于中林”,凭他们的武艺和谋略定能安邦强国。

猜你喜欢
  • 《好友老童》赵云海散文赏析

    去看童国家,这次是永别。老童去世了。新买的棺木,摆在他家老屋的堂屋里。双目失明的爱人和患病的大女儿倚在旁边,从外县赶来的亲戚陪着她

  • 黄昏美景的古诗词(描写黄昏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黄昏美景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黄昏美景的诗句,描写傍晚景色的古诗,描写傍晚景色的古诗词。暮立 【唐】白居易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春村 【唐】白居易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

  • 晏殊《奉和圣製上元》全诗鉴赏

    协风阳律应,满砌荚蓂新。绛阙罗千卫,华灯曜百轮。悠悠未央夜,粲粲彼都人。万宇今无外,登台共乐春。

  • 百喻经全集《雇倩瓦师喻》译文赏析

    雇倩瓦师喻 【原文】 昔有婆罗门师,欲作大会[1],语弟子言:“我须瓦器,以供会用。汝可为我雇倩[2]瓦师,诣市觅之。”时彼弟子,往

  • (明)屈大均《浣溪沙·一片花含一片愁》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明)屈大均 浣溪沙一片花含一片愁 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随江水不东流。飞飞长傍景阳楼。六代只余芳草在,三园空有乳莺留。白门容易白人头! 这首小令,作于南京。屈大均多次路过和留住南京,味其词意,当在他初到

  • “姜太公封神”的意思,出处,故事

    谓好处统统让给别人,唯独忘了自己。 相传姜太公当了宰相后,厉兵秣马,在扶周灭纣的最后决战中,他命人筑了个高耸入云的“封神台”,把阵亡的大小将士列册封神。 随着残酷战争的结束,双方牺牲了不少将士,神台的

  • 孟浩然《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全诗赏析

    白鹤青岩畔,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睹兹怀旧业,携策返吾庐。

  •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五年 (756)在宣城时。 宣城在李白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他感到唐王朝大势已去,自己最好“高举远引”去寻个避乱

  • 《富平少侯赏析》

    此诗首联:“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七国”喻藩镇割据​叛乱,“三边”指边患,“未到忧”即未知忧。指出其不知国家忧患为何物,次句再点醒“十三”袭位,这就有力地显示出童昏无知与身居尊位的尖锐矛盾。如果先说少年袭位,再说不恤国事,

  • 李白《古风其十七》全诗赏析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魄。 作品赏析【注释】:昆山采琼蕊。(蕊一作蕤)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