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洧》原文与鉴赏
作者: 袁明仁 【本书体例】
【原文】:
溱与洧(1),方涣涣兮(2)。士与女(3),方秉蕑兮(4)。女曰观乎?士曰既且(5)。且往观乎(6)?洧之外,洵訏且乐(7)。维士与女(8),伊其相谑(9),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10)。士与女,殷其盈矣(11)。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12),赠之以勺药。
【鉴赏】:
这是一首相当出色的叙事性情歌。既展现了三月上巳节里溱洧游乐的情景,又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热烈恋情,写得十分轻快活泼。
据郑国风俗,每年三月上巳之日(即三月三日),男男女女都要到溱水和洧水边,“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由是,三月上巳这天就渐渐变成民间的游春节日。这一天,人们来到溱水和洧水边,尽情地领略明媚的春光,愉悦自己的身心。其间,那怀春的少男少女更是格外欢快,他们结伴而游,或倾吐心曲,或馈赠信物,融融的温馨的春光里,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春意。这首诗就是选择了这个美好的节日,描绘了这幅动人的景象。
全诗共两章。每章前四句,都是描绘节日盛况的:阳春三月,河流解冻,溱与洧都涨满了洋洋的春水。值此大好春光,郑国青年男女成群结伙,手捧芳香的泽兰,来到碧水荡漾的溱、洧两岸。从“士与女,方秉蕑兮”到“士与女,殷其盈矣”,通过换章易词,写出游春的人越聚越多,节日盛会,逐渐形成高潮,欢乐的气氛越来越浓。这四句诗,既交代了地点,又写了景物,从宏观上描绘了三月上巳节的场面和气氛。这是一个大背景。以下五句,摄取游人中一对男女游乐的镜头,出色地记录了他们之间一段对话。姑娘以相商的口气问男的:“要不要去溱水、洧水那边看看呢?”男的回答说:“我已经去过了。”女的却兴致极高地坚持说:“再去看看吧,洧水边上地敞人多,那儿一定很热闹、很快乐。”据诗情看,这写的很可能是一个僻静的角落,他们约好的会面的地点。可是姑娘迟到了,男的在洧水边转了一趟回来,才等到了她。上面的对话似乎就是他们见面之后的切切私语。姑娘那柔和的语调,商量的口吻,祈求式的邀请,无不显示着他们的爱恋与亲密。最后三句“维士与女,伊其相(将)谑,赠之以芍药”,是写情侣之间的情态与动作。对这三句的理解,不一定非拘泥在上面那对青年男女身上,也可看作是“洧之外,洵訏且乐”的具体描写,意即洧水边上果如那女郎所言,男女对对相伴,欢情处处,笑语连连,离去的男女互赠芍药,以寄深情,再订后约。
这首诗句法参差,长短不齐,象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叙事、写景中,插入对话,增加了情节性,也增加了诗的生活情趣,渲染出游乐场景的欢快气氛。此外,词语的运用也很成功,“作者以‘涣涣’、‘清’、‘浏’状春水荡漾明澈;以兰草、芍药两样富有象征意义的香草,为青年男女的友谊和爱情点染了绚丽的色彩,增添了沁人的芳香;又用‘洵’、‘訏’、两个字强调人们在无边春色中感到的巨大的快乐、愉悦。这些词语对创造令人神思飞扬、无限遐想的意境,都是很富有表现力的。”(林家英:热烈而不粗鄙,简洁而富韵味——浅析〈郑风·溱洧〉)。
-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头即陇山,亦名陇坂、陇坻,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此处地势极高,《三秦
-
《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生卒】:1918—【介绍】: 日本战后派*小说家。青年时喜欢法国波德莱尔*、兰波*等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由写诗开始步入文坛。1945年,被
-
送朱大入秦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作者简介】 孟浩然(参见本书第1页“作者简介”。) 【
-
【3570】品人录(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6 4万字,2018年1月第1版,48元)△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历史更替避不开个人参与
-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
暂往比邻去,空闻二妙归。幽栖诚简略,衰白已光辉。野外贫家远,村中好客希论文或不愧,肯重款柴扉。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上元二年浣花时作。过江上宅时郁尚谪楚中,是年盖放还矣。暂往比邻去①,空闻二
-
形劳而不休则弊, 精用而不已则劳, 劳则竭。水之性, 不杂则清, 莫动则平; 郁闭而不流, 亦不能清; 天德之象也。故曰: 纯粹而不杂, 静一而不变, 淡而无为, 动而以天行, 此养神之道也。
名言: 形劳而不休则弊, 精用而不已则劳, 劳则竭。水之性, 不杂则清, 莫动则平; 郁闭而不流, 亦不能清; 天德之象也。故曰: 纯粹而不杂, 静一而不变, 淡而无为, 动而以天行, 此养神之道也。
-
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