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全文、翻译和鉴赏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原诗今译】
我多么想登高啊,适逢九月九日重阳节,
可是,我不像那陶潜,会有人给送酒来。
此刻,我遥念着故园的艳黄的丛丛菊花,
应靠着战场开放,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
【鉴赏提示】
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国古代有登高览胜、饮酒赏菊的习
惯,这确实是很有意趣的事。但佳节思亲乃人之常情,登高远眺思乡之悲怀易生。所以,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才引起了无数作客异乡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岑参这首诗写的也是“九日”即重阳节,流露的也是思乡的情怀,但由于作者处在特定的环境——战乱年代,行军途中,因此写得沉郁细腻,独出机杼。
作者下笔不凡,在“登高去”前冠以“强欲”二字,“强”是勉强之意,“欲”是有此想法。连登高之想都是勉强的,其心境之郁闷、情绪之低下可以想见。下面一句似乎是对这句的回答:不愿登高是因为无人送酒助兴。这句用王弘重阳节给陶潜送酒,供陶潜一醉的典故。显然,此句似答而非答,仅仅是无朋友对酒,也不应该没情没绪到“登高”而至“强欲”的地步。后面两句才是对首句真正的回答。“遥怜故园菊”分两层来看,先看“故园”二字,作者的家乡在湖北江陵,而这句中的“故园”诗题中已明确告诉我们是“长安”。指长安为故园,我们不排除作者有家小寄顿长安的可能,然而心系君王之念更加显而易见。这一句寄托了作者战乱年代沉痛的家国之思。再看“菊”,以这一景物扣紧诗意,笔墨落在“菊”中,意却在言外,思绪萦系应在人、家、君、国。最后一句,用一“应”字作推测之想,细腻入微,菊伴战场开,不离特定环境,不离重九景物,无一露语、壮语,而是在抒情炽烈处作一顿挫,反而更使人觉得蕴藉沉痛。
这首诗起句藏问于述,后三句分两层回答,层层推进,布局严谨缜密,抒情含而不露。读之如嚼橄榄,其味无穷。
-
杨白花 作者: 无名氏 【
-
[唐]李义府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据《唐诗纪事》卷四载:“
-
这首诗前从名字比拟,后从姓比拟,始则由《杜秋娘诗》称赞杜牧文才,继而赞其武略,从积极的方面劝慰杜牧不要为年衰位卑而消极嗟叹,勉励杜牧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效力,表现了诗人极为可贵的对朋友的真诚关切和关心国家大事的豁达襟怀。这首诗构思精巧而不
-
卜算子 (宋)杨冠卿 秋晚集句吊贾傅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
-
范成大 乙未,大霁 (1) 。……过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 (2) 。娑罗者,其木叶如海桐 (3) ,又似杨梅 (4) ,花红白色,春夏间开,惟此山有之 (5) 。初登山半,即见之; 至此,满山皆是。
-
风竹松烟昼掩关,意中长似在深山。无人不怪长安住,何独朝朝暮暮闲?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冬天有哪些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冬天的诗句啊??,描写冬天的诗句?,关于冬天的诗句。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
作者: 刘瑞明 【本书体例】
-
【3026】从政九鉴(荆孔荣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6万字,2015年12月第1版,28元)△九鉴:勤俭廉政;用贤任能;诚信务实;团结爱国;以民为
-
不羡三刀梦蜀都,聊将八咏继东吴。卧看古佛凌云阁,敕赐诗人明月湖。得句会应缘竹鹤,思归宁复为莼鲈。横空好在修眉色,头白犹堪乞左符。